3月21日下午,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系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联合主办的社区营造沙龙活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举行。本次活动的由同济大学景观系刘悦来老师主持,首先由台湾国立联合大学创意统合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社团法人台湾社区培立学会理事长王本壮教授做专题报告,与会嘉宾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随后举行同济大学景观学系与杨浦区四平街道关于“景观提升与社区营造基地联合建设”校企联盟协议签约仪式。
1 专题报告观点摘要
社区规划的理念与运作机制
王本壮
(台湾国立联合大学创意统合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团法人台湾社区培立学会理事长)
本壮老师首先分享了世界各地的有意思的街道家具,艺术雕塑和公共空间,引出了关于什么是社区空间规划的核心价值这一问题的思考?他认为营造社区的核心价值是提高社区居民生活的品质,为了实现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社区生活空间的规划就绝不是简单的空间规划,而是立足于社区生活、社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的行为模式三大系统,建构立足于社区文化的社区生活环境。接下来本壮老师围绕着人的行为、环境的再定义和社区生活三个方面讲述了社区规划的方法与目的以及具体的操作步骤。
人的行为:通过对社区人的行为轨迹和生活模式的研究可以挖掘到社区空间与人的连接点,如街巷的某个小广场可能因为人的聚集而逐渐演变成信息交流中心。一系列研究发现人们使用频率高的空间和易于产生自豪感的空间并不重叠,这个不一样的过程为社区空间规划带来了很多的启发和生趣。
生活环境的在定义:通过对人们行为和生活模式的研究找到应该被延续的情感和应该被建构的记忆,这个过程中要深入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中去,才能真正站到他们的景观或空间认知的视角上,保留和延续出最突出社区特色的空间体系。但事实上空间构建的过程其实有很多的可能性,很难判断好坏,因此在规划过程中的环境再定义应当留有一些可能性,本壮老师指出社区空间规划想要建构的是一种愿景或者说是典范,最终希望鼓励社区从生活层面出发、从小处入手,激发人们对生活美学的认知,进而引导和提升社区生活的品质。
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核心价值,比如人们的生活形态、环境空间、社区产业和文化等,这些共同影响和推动社区生活品质的提升,有助于我们的社区在未来形成特色风貌。
社区的生活:以上的认识可以理解为重新寻找人与环境之间的连接,这个过程是一个制造的过程也是一个参与式的过程,不仅是规划者要参与居民的生活中,居民也或参与构建到美好的社区生活愿景中。这个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启动一些培力的课程,强调公共参与,建构一个可操作的模式;第二阶段:让这个可操作的模式进入到更理的并与生态相连接,跟环境的永续的循环相结合,进而形成一个所谓的优化的准则;第三阶段:利用这个准则去影响制度规范的建立,并进行评估,确保整个实践的可能性。
接着,本壮老师强调了社区营造必须要从改变人的行为开始,因为让所有人共同参与到社区营造中来,这才会变成意见对大家而言都快乐的事情。
本壮老师接着讲述了台湾正在推动的深度文化旅游,这其实就是整个产业连接区域的体系。具体包括:你从外面可能搭了一个巴士到这个目的地下来,他用牛车载你去村落或者让你骑自行车。进到社区里面会有解说或者是伴手礼,还有地方的特色的餐饮,一些DIY手工艺品。在这个过程中整个社区所有层面的所有的人都在扮演角色。所以你进入进社区的时候会自然的融入到当地年轻人或者中年人、老年人的生活中,如年轻人来与你交谈、老年人热情为你做导览、吃饭的时候是婆婆妈妈帮你煮、伴手礼可能是一些社区的妇女平常所做的。如此,你的体验和整个社区的生活串在一起,自然的探索到当地的文化脉络,找到归属感。
最后,本壮老师强调了社区规划其实使人们生活的改变,而生活上只有慢慢改变才能形成一个更长久可持续的稳定状态。
[以上图片由王本壮老师提供,在此特别感谢!]
2 嘉宾对话观点摘要(按发言先后顺序排列)
徐晓菁(嘉定区社会建设办科长):我想从政府的角度谈一下关于如何推动社区营造。关于嘉定的社区营造要从2000年成立地区办开始说起,刚开始大家关于社区营造的概念都很模糊,做过很多的社区主题尝试,但是几年下来我们发现始终还是原地踏步,社区居民的差异度还是很大,对此我们一直在反思,究竟如何才能真正的让居民参与?为此我们做了很多的尝试。第一阶段:关于睦邻点和睦邻节的设立。2007年我们嘉定建立了一个睦邻点;2009年全区铺开了一个睦邻点,实际上就是动员居民可以广泛的参与;2013年我们建立了一个睦邻节,以节日的形式来动员我们的居民广泛的参与。然而,这一系列的建设都政府负责和推动的。没有很好的带动起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因此到2014年政府开始反思,尝试改变自己大包大办的角色定位。第二阶段:由大包大揽转为主题引导。2014年,我们主要设计包含亲子活动、美食烘焙、绿色健康出行、健身、服饰礼仪等七大领域,让居民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情况主动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但是居民的参与度依然不高。第三阶段:关于社区营造的理念思考。我们一直以来的传统的思维就是政府既是一个宣传者,又是一个行动者,又是一个倡导者,但事实证明,通过政府的自上而下的努力吸引来的居民往往不能坚持长久。相反,那些通过微信等小众宣传平台了解到信息并主动参与的居民拥有更大的兴趣和热情。
我们开始意识到也许理念的转变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邀请了王本壮老师对我们社区的工作者进行了社区营造工作理念上的指导。整个2015年一年,我们从中收获了很多,总结为以下十二个字:需要时间│从我改变│陪伴分享。需要时间--社区营造的推动的过程当中不是一个命令式的、执行式的,而应当是引导式和启发式的,这需要时间。从我改变--社区营造需要我们从我改变,不管是政府还是居民都应当具有责任意识。如此我们指定的规范才会有人遵守。陪伴分享-社区营造就如同养育一个婴孩,婴孩最需要的就是陪伴与分享,事实上王老师讲的很多参与式的社区规划的案例,都是耐心陪伴的过程。
范杰臣(信义社区营造体验中心主任):很荣幸接收到刘老师的邀请。在过去一年我们跟嘉定区政府有密切的合作,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一个嘉定的、由清华大学社会经济科学投入的实验,具体是在新建小区居民入住前就开始的社区建设工作。去年刚介入时,楼盘还没有开始售卖,开发商做了很多的主题活动辅助销售,我们介入之后,接收到很多质疑的声音,甚至是开发商,他们希望我们三个月之内做出成绩,但是楼盘还没开卖如何做出成绩?其实从我们介入到2017年交房,我们能做的只能是与周边区政府或社区居民搞好关系。这个过程就是不断的陪伴社区居民,帮助他们缓解交房之前的不安和顾虑。
关于社区营造,我们有一些观念和概念。社区营造最根本是在造人,造人基础要从心开始造起。社区营造的过程就是重拾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有了信任关系才可以发展王老师刚才讲述的各项高大上的学术理论和进行具体的社区空间规划实践。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经验,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林德福(乡愁经济自媒体社的社长、urbaneer都市工作群联合创始人):我从1989年就开始做参与式规划,到今天已经26年了。讲一直到今天可能不太对,我在台湾大概做了20年,再从内地到现在大概接近8年了。在这里分享一下两边的经验。具体有两个特点。第一:大家不愿意给我时间。我从2008年来到这里接触的几乎所有的政府、开发单位,每次跟他们讨论的时候关注点永远离不开时间。事实上王老师刚刚讲完我才搞清楚一件事情,社区营造一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很多人找我做事,我首先要求的就是请给我时间。如果时长为三个月,对社区营造而言很困难。第二:不重过程、重结果。我借用本状老师讲述的在楼道种花盆的故事。其实社区营造强调是改变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看到的结果,可是在大陆这边很困难,领导往往关注的是硬性的指标和可实物评价的结果。这是我关于大陆和台湾两边比较的一点体会。社区营造其实就是人的营造,是一个人寻求合作与共事过程的营造。刚刚王本壮老师用三个图,解释了如何各种不同的方向归成大致共同的方向,从而推动大家一起前进,这就是我们想要做的事。所以我们认为社区营造是一个改变的过程,也是一个让社区变得更美好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想实现首先要依赖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强调社区的公共性。社区营造的开始有各种方向,寻找到让不同的社群之间有共同的方向或者共通的方式才是公共性的开始。第二部达到美好。只有达到公共性才能求得未来美好的愿景。最后做个简单的总结,社区营造的过程就是把我变成我们,只要你做到了,你大概已经成功了一半以上了。
陆琪君(创智天地高级主管):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到过创智天地,这是瑞安房地产希望的一个项目。瑞安房地产另外一个非常有名的项目叫新天地,创智天地和新天地不同的,新天地是一个纯商业的项目,创智天地是打造一个社区、校区、园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项目。过去我们一直致力于为创业者打造一处集工作、交流和休闲于一体的地方。这些年我们逐渐意识到社区的重要性,于是慢慢做出了一些改变,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丰富的社区。在创智天地,双休我们会策划不同类型的市集活动,包括农夫市集、创意市集和后备厢市集等,我们希望通过市集活动营造轻松浓郁的社区氛围。最近我们在新老社区交界处启动了一个都市田园的新项目。我们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彰显自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理念,同时又可以社区居民提供一处开放、互动的社会空间。在这里,父母带着小朋友可以体验一些田园活动,同时也能品尝到绿色无污染的绿色有机食物。园区在打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很多居民一开始参与性非常的强,但慢慢地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居民的参与性会大大降低,因此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使居民参与变成一个长久的事。
王昀(澎湃新闻记者):我走访过很多社区,看到过很多不同的社区营造介入的方法,主要有偏艺术层面的、偏设计的和偏社会服务的。这三种方式是有区别的,今天王老师提到空间母语寻求的是一种社区共同体,可能更加偏向于艺术层面,就像我们在四平街道看到的一些艺术作品,应该也是有这样的一个意图。偏设计的在我看来可能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式,比如设施建设如何适应老人、小朋友等不同的需求。社会工作其实是更注重人跟人的交往,比如我们在社区当中做一些活动是试图把人与人做一些情感上的连接,具体的做法台湾和大陆会有所不同。以上海为例,列举两点。社区外来人口的融合:上海社区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他们虽然跟老上海居民生活一起,但是彼此的生活节奏等各方面都是不一致的,因此对社区的态度也无法一致。人口老龄化:上海目前老龄化问题极其严重,而老年人往往很难参与到这个社区活动当中。除此,还有很多掩盖在理想状态下的复杂的社会问题,这些可能需要我们有更多的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正如刚刚李老师所说,也许社区营造需要更多的时间。
刘真(亚太遗产中心老师):首先我今天听了本壮老师的讲座是非常有感慨的,因为这里有很多是我的老师,于老师和韩老师,我自己是复旦大学的社会工作硕士毕业。所以刚刚谈到社会工作的时候,因为我在社区一直在做社区工作,算是一线的社会工作者,我经常会觉得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有很多的误解。包括刚刚我听王云对我们的社会工作的理解不是特别的准确。社会工作跟常规的社区工作确实不一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里面。我现在社区,社区必须要做田野,一定要跟社区沟通,向社区学习。我一直讲我是来向社区学习的,我同时领会了特别多的东西。我从去年7月份发起爱家,很大的目的是希望搭建一个平台去整合一群有共同价值追求的朋友去跟社区一起工作。目前为止做了有7个多月,这个过程是非常的艰辛。但是一旦你通过专业的诊断了解到社区居民真正的需求,进而得到社区的信任,接下来你的社区工作的开展就会非常顺利。在社区营造的过程中有几点非常重要,第一:物质空间的营造。第二:志同道合的人。首先你要找到一些人,由他们再慢慢的凝聚一部分人。这些人对你的认同会帮你找到作为社区领袖的价值所在,也会帮助你今后更好的开展社区活动。第三:制度与规范的建立。我们准确来说不是社区沙龙的发起人,而是一个平台。我们现在做的是一个机制,包括如何招募社区的志愿者妈妈、如何建立这个社区志愿者的福利体系等。爱家做什么?我更希望将其定位成一个社区营造或者社区发展的探索平台。第四:确定工作的主线。我们确定的主线是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教育最容易串联起这个社区每一代人,包括孩子、父母和老年人。第五:建立客户信息档案。这是他们近期开始做的事,收集以往参与活动的家庭进行信息,进而分析这些家庭的人口组成、活动选择、家庭背景等特征,依据他们切实的需求来整合社区资源、开展社区活动。在社区营造过程中我们也遇到很多问题。最主要的是政府部门注重成果带来的时间问题。很多政府部门对社区项目成果的追求使得我们的社区工作最后就变成容易表面工夫。因此我觉得关于社会建设的实践工作真的很不容易,真心希望有越来越多像徐科长这样有远见的政府官员能够越来越多。
涂慧君(同济大学建筑系老师):首先非常感谢刘老师创造了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参与社区的各位同仁能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我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是因为最近两年在做《基于策划群决策的大城市传统社区园区安老设计改造》的相关课题,这个是以上海的工人新村为案例代表的。上海社区从建筑学的观点来看,分为三大类,第一类:里弄。第二类:以工人新村为代表的社区。第三类:商品住宅。这三类社区里面居住人的群体不同,第二类社区存在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我们调研在工人新村中杨浦社区的老龄化比例达到了40%以上。 我们的课题主要是研究这个问题,研究的方法也是参与式的方法。为什么叫群决策?因为目前政府习惯推行的仍是自上而下的决策,而我们希望可以用一个参与的方式来做,构建一套科学的方法体系理性整合方法。同时我们也开发了一套软件系统。但是我们在操作过程中并没有达到想象的效果,造成一些资源的浪费,所以今天来跟大家分享。
于海(复旦大学教授):今天大家分享了很多实践经验。对此我想简单的谈几点体会。今天的探讨有几个主题词。第一个是做主。那我们就从做主开始讲起,众所周知,政府在中国是绕不开的,目前很多项目我们是希望政府给予多一点自由。所以你能不能做主,这是一个问题。在中国政府主导、行政主导是一个基本国情,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的原则之下是几十年不会变的。但是我们的政府一定要考虑清楚这个问题:社会的创造性来自哪里。答案是明确的,创造性来自民间、来自个人。如果认为国家的创新是依赖政府、依赖国家本身,那么一定创新不了。事实上,上海有很多好的项目都是个人创新,如新天地-由瑞安公司投资建设的商业模式的创新、田子坊-从底层生长的民间创意,但是田子坊目前已经没有创新的空间了。所以创新的关键在于如何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让居民自己愿意去做主。但是他们愿意做主吗?事实上我们的民族不愿意做主,他们只是愿意做自己的主,不愿意做公家事情的主,社区的主。刚才林老师讲的观点我非常的赞同,所谓的社区营造就是把我变成我们,但是这一步是最难的。今天我们大多数社区居民在做的事情是争夺自身的权利。例如社区停车位的争夺,目前已经演变成上海社区空间争夺的战争了。所以对于本壮老师讲到的空间美学等我真的很感慨,因为我们真的没有走到可以实施社区空间品位化,社区文化艺术生活化、社区空间美化的那一步,大多数民众的美学只存在于自己家中。因此愿不愿意做主,如何让大家跨出这一步是很关键的。第二个主题词连接。我分享两个连接。第一个是空间与人的连接。我们现在的空间规划考虑的却不是空间跟人的连接,而是空间的权力表现力,例如上海的世纪大道,有一百米宽,道路交通考虑的主要是通行安全问题,做那么宽的景观大道,谁看?现在的城市广场中随处可见的巨型的喷泉、罗马柱,谁用?所以现在人与空间是不连接的。第二个是人与人的连接。所谓人与人的连接就是指要在共同的空间做相互关联的事情。这其实质是在要求人的改变,要求每个社区居民表现出高度的自律、自治,与自觉。同时也要求先进者,包括志愿团体、专业团队,甚至我们的政府单位带领大家关注和推动社区与大家集体利益相关的事。尤其是政府单位,按照中国徳治的传统,读书多、有修养的人才去做官,如此你才能去教化人民。在当今社会,政府单位也应当继续走在人民的前面,引导人民去关注我们的集体事业。
柴定红(华东师范大学老师):大家好,我是华东师范大学我是社会工作系的,跟在座的老师相比,我幸运一点,因为我在社区营造的一线遇到比较好的领导,他们给了我挺大的施展空间。今年是我们做社区营造的第三个年头,从居民的参与度、参与意识到镇领导、区领导的思想观念上都感觉到一些变化,因此我们算是比较幸运的,但依然离理想还有一定的差距,毕竟政府有他们自己需要坚持的东西。从今年起,我们重新选择了一个社区,在总结了之前社区营造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与经验的基础上,希望更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实施,目前我们遇到了资金筹集的问题。值得欣慰的是一些爱心企业愿意为我们投资,但毕竟是少数,这是我们目前遇到的一个瓶颈,我们依然在坚持。
王世军(同济大学老师):我是一个大学的老师,也是一个民间机构的管理者。两三年之前,我们在一个城市选了一个社区来做社区营造的实践。同时我们也支持另外一个机构在上海的青浦做乡村社区营造。今天主要想分享一下关于如何让别人的经验在我们的土壤里扎根,进而开花结果。换言之就是如何将台湾社区营造的经验依据我们的现实条件进行修正或者重构。
我在社区学习教书,因此我们在推动社区发展时更关心社区社会层面的治理、组织、服务。其中也涉及到社区环境、景观和空间的规划,我们会请建筑和规划系的同仁们,像林老师、夏老师等还有一些学生们给予我们相关的帮助。在整个过程当中,夏老师讲的关于如何处理专业跟政治之间关系问题一直是我们思考和实践的重点。总的来说,两三年后小区的变化是非常大的,最重要的是整个过程中领导和社区居民都很开心。今年我们开始在上海嘉定做社区营造,目前在进行准备工作。这次我们主要从遗产、文化的角度入手,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很多人说,大陆的社区很难改变,实际上是可以的,只要大家去努力就一定可以。
杜娟(四平街道办事处主任):各位专家、同学、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是以社区工作者和管理者的身份来参加的。我本人也是同济大学的学生,今年又来到四平街道工作,觉得非常的亲切。在四平街道工作的是十个月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发掘依托于同济大学的优势,将四平街道打造成温馨、美丽的社区家园。非常感谢韩锋老师,让我有这个机会参加这个论坛,受益匪浅。其中提到的一些问题和社区营造的思路为我今后的社区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比如王本壮老师讲的花盆案例和社区营造实质是将我变成我们的观点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的困惑就是社区营造的参与者们都是从各自的角度思考问题,很少有这样的共识的和合力将问题上升到社区共同的层面上。因此要改造社区,首先要改造人的思维和他的行为方式,这其实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漫长的过程,这对我们的社区工作者来说是非常大的启发,接下来我们希望与同济大学还有更多有志之士在四平街道社区家园建设上有更多的合作。作为社区管理者,我的切实感受是如果你要做社区营造,那么参与的双方一定要有一个磨合和互相理解的共识。去年,四平街道和同济大学共同开展的社区创新行动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行动中设计者们有点抱怨基层政府的官员胆子太小,没有创新的理念和思维。
而我们作为一个社区管理者对于管辖的这一平方公里是有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的。因此双方的理解与磨合下。四平街道诞生了许多能让普通大众安全的使用,同时能够引起共鸣的艺术作品。因此我觉得在社区的营造过程中各方都要有互相理解的心才可以把事情做好,进而把事情做的有意义。
韩锋(同济大学景观学系主任):今天要感谢大家,感谢刘老师的组织,感谢各位,尤其感谢我们杜主任今天亲自过来。我们在人大会议的时候探讨了很久,我认为在社区营造过程中,景观比规划要重要。以四平街道的社区营造为例,杜主任表达出即希望突出浓重的文化创意氛围又要避免大规模的本质性改造。那么,能够体现地方性的植栽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它们既可以营造地方场所感也提升环境品质。或许我们可以从植物的营造入手,包括社区街道、绿地和小的庭院,尝试改变社区环境。那么,同济四平街道到底是指哪个范围呢?对此,我很惭愧。同济大学属于这个街道,但是我们把围墙一围,变成了一个小社区。我们经常会说我们是同济人,但不太会说我们是四平街道的。我们今天的题目是我的社区我做主,而我根本不知道我的社区在哪。所以社区营造的第一件事就是搞清楚我的社区在哪里,进而找到我们的归属感。现在所有的大城市的人都是五湖四海,四面八方而来的,我们大家都是移民,是外来人。因此我们的社区可不可以打开来让本地居民和外来人一起做,让生活在四平街道的人都找到社区存在感。刚刚有老师谈到我们景观当中非常深奥的问题,首先非常感谢大家来到同济大学景观学系的平台上讨论这个问题。各位今天坐的地方不是同济大学也不是上海,大家坐的地方是联合国教科文的机构,在这里,所有的思想和观点都是被欢迎、被重视的。我们去年一直在推行打开校门,开门办学,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上,我们欢迎大家来献计献策,同时感谢所有的社会力量和团体向我们提供实践基地。我一直认为校外的基地是我们校内学术思想探索的第一实验场地,我们致力于将好的理念和想法都放到校外,只有走向校门、才能了解社会的需要,才能让我们培养的学生更好而服务社会。
我们讲景观系,我们讲其实是空间,它既是社会空间也是物质空间,这个空间将我们所有人装在里面,但是空间的粘结是需要粘结剂的,这个粘结剂需要大家共同寻找。为此我们愿意为大家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更多创新的项目和社会实践得到推动。我们会全力支持大家做这些事情,也感谢大家各位的支持,谢谢。
3 签约仪式
“景观提升与社区营造基地联合建设”校企联盟协议签约仪式
同济大学景观学系与四平街道
最后韩峰教授与四平街道杜娟主任在各位嘉宾朋友的见证下举行了景观提升与社区营造基地联合建设的签约仪式,正如刘悦来老师所说,我们希望同济大学与四平街道能够一起努力,整合资源,调动大家的热情,为创造四平社区更好的明天而努力。
文字整理:王晓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系硕士研究生)
审校:刘悦来
图文编辑:王一诺(亚太遗产中心实习生)
特别声明:以上观点摘要由现场记录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定。版权所有,欢迎转载,但务必注明转载出处“亚太遗产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