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新天地的前世今生——城市年轮4月活动纪实 |
发表时间:2016-04-23 阅读次数:3458 |
2016年4月16日和23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年轮”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来到上海公益新天地,为参与活动的小朋友和家长们分享了一堂题为“公益新天地的前世今生”的遗产宣讲课程。志愿者们通过介绍上海公益新天地的历史文化和园区内的建筑知识,加深了孩子们对城市历史与建筑文化的了解,同时也提升了孩子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小朋友和家长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参与活动的小朋友和家长们被分成了4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比赛参与活动。在我们志愿者助教的引导下,每个小队为自己取了队名并制作了自己的队旗。
在授课环节中,主讲志愿者给小朋友和家长们介绍了公益新天地的历史变迁、通过介绍公益新天地园区内建筑的不同材质引出用老城墙砖建造普育堂所蕴含的文化遗产传承精神、公益新天地1911牌坊的历史意义与纪念价值。身处于公益新天地遍布历史遗产的环境之中,讲述着历史文化的故事,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勾起了他们的求知欲,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回答主讲志愿者老师提出的各种互动问题。在互动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断通过回答问题回顾方才所学的知识,并运用想象力假设各种可能性,使得孩子们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得到了很大收获。 一个下午寓教于乐的课堂活动,帮助孩子和家长们了解了公益新天地园背后的历史意义、懂得了对待历史文化遗产所应有的态度、更掌握了记忆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多种方式。通过抚摸这座城市的年轮,让遗产保护的理念与精神得以传播和传承。
2016年“城市年轮·遗产教育社区二课堂”4月上海公益新天地场圆满完成,让我们共同期待5月文庙场的精彩吧! “城市年轮”公益创新项目是于2011年发起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大学生遗产宣讲志愿者服务项目。项目依托学院所特有的建筑、城市规划、历史建筑保护等专业特长,积极发动学院学子,运用扎实的专业背景知识,面向上海中小学生和社会大众展开历史文化遗产知识义务宣讲,开辟了遗产保护传承与推广的新模式。 附:4月“城市年轮”大学生志愿者名单 16日:戴晓宁、朱结好、李颖劼、朱玉、朱鹏霖、张梓烁、陈雨露、凌玲、张耀天、倪稼宁、许纯 23日:倪稼宁、战颖、张奕晨、陶一点、何汀滢、黄于青、丁晟超 摄影:唐思远 供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团学联志愿者组 |
当前位置:首页
Copyright © 2009-2012 World Heritage Institute of Training and Research-Asia and Pacific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