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日回顾 | “多元协作,遗产创新”——古镇保护同里论坛(2023) |
发表时间:2023-04-26 阅读次数:1057 |
4月22日,“多元协作,遗产创新”——古镇保护同里论坛(2023)在苏州同里古镇举行。论坛旨在为江南古镇保护发展营造一个更具创新性视角的讨论空间,论坛不仅邀请各地遗产地管理者、专家,更邀请年轻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艺术家、其他交叉学科的学者、本地公众,共同探讨古镇保护与发展的话题,希望形成一个更多角度,更多创新思维和实践案例分享的遗产公共领域。 论坛议程 主论坛
4月22日9:00-12:00
青年论坛
4月22日13:30-16:00
遗产人类学沙龙
4月21日14:30-17:30
遗产社区沙龙
4月21日19:00-21:30
中英遗产数字化与创新沙龙
4月22日16:30-19:30
遗产咖啡、非遗艺术表演
4月21日13:30-15:00
除此之外,本次论坛还将在5月27日举行艺术与遗产沙龙,敬请期待:
艺术与遗产沙龙
5月27日14:00-21:00
论坛回放 4月21日及4月22日的论坛,可扫描以上二维码观看回放,或打开链接:
https://wx.vzan.com/live/tvchat-496727919?jumpitd=1&shauid=lU0oOWattRYM4NiVf4jWww**&fr=&sharetstamp=0&signupskip=0#/
主论坛回顾 01 周佳雨
同里镇镇长
周佳雨镇长首先对到场的嘉宾学者表示了欢迎与感谢,并回顾了2021年的同里论坛。周佳雨镇长在开场发言中呼吁更多青年人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当中来,倡导专家、游客、居民携手保护古城古镇古村,并对遗产创新的未来表达了信心与期待。
02 阮仪三
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
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理事长
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阮仪三在主论坛开场进行了视频致辞。
03 伍江
同济大学教授
伍江教授发表了“以创新来应对遗产保护的新挑战“主题演讲,交流了其近一段时间对遗产保护的观念、理论、方法、思路之创新的思考。伍江教授认为,虽然目前遗产保护在我国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但在面对经济发展压力下,遗产保护有时候还是会被看成是一种“包袱”。 伍江教授就遗产保护现状提出了他认为的几点需要关注的问题:一是我们重视文物保护,但对建成遗产缺乏完整有力的保护体系;二是我们现在开始重视单体保护,但对成片历史风貌、文化景观的保护理论弱、方法少、成效差;三是我们重视规划设计,战略常态化维护,但缺少制度设计技术手段。四是我们重视遗产展示,但缺乏更新活化机制;五是我们热衷高喊保护口号,但在世纪工作中往往将保护置于脑后;六是我们热衷推动申遗,对保护本体缺乏热情,缺乏手段,缺乏机制;七是我们热衷文化旅游,但往往本末倒置,将旅游作为目的甚至不惜以破坏为代价;八是热衷历史风貌再现,对现存的遗产及其环境视而不见。
04 赵云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遗产中心主任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遗产中心主任赵云以“从历史城镇到建筑群——江南水乡古镇申遗再思考”为题,交流了她针对国际规则调整下对江南水乡古镇申遗的再思考:“将遗产类型从历史城镇调整为建筑群,它并不只是一个词汇上的改变,而是涉及突出普遍价值的各个方面,包括三大支柱,我们说价值标准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保护和管理要求。” 赵云首先回顾了一下操作指南中关于历史城镇的内容的修订,以及近年来的一些申报的特点,引出了其对江南水乡古镇的申报策略的调整进行的一些研究。她提倡将江南水乡古镇转化为建筑群进行申遗,并从两方面阐述其合理性:第一是根据古镇环境改造和土地利用方面的研究,强调各镇在所属类型中的典型性,包括环境改造的类型和对应的古镇形态的类型。第二是通过水路网络的连接,来体现这么10余个古镇它之间的这种共性和它构架起来的整体的这种历史上的交流交往和相互的协同协作,共同繁荣。
05 彭兆荣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厦门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厦门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彭兆荣分享了“中式哲理:土地生长的道理”。彭兆荣教授首先赞赏了阮仪三先生对古城保护的追求,并从同里古称“富土"展开,谈及中华文明以农耕文明为重的历史,指出中国的哲理是对农耕认知和智慧,土地生命的哲学。
06 杜晓帆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教授
来自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的杜晓帆教授分享的主题是“文化遗产多重价值的挖掘”。他讲述了自己在新疆调研的经历,提出虽然现在保护遗产的手段、方式多样,科技水平提高,但深入喀什人民间调研的经历仍使他生出疑问:“遗产保护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我们保护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杜晓帆教授认为挖掘、理清遗产的核心价值,进行遗产的价值判断,在遗产保护中非常重要但经常做不到位。他认为:“保护文化遗产其实就是在保护一个地域和民族由来已久,独特的生活氛围以及人文环境和文化历程。文化遗产回答了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往何处去的问题。”最后,他总结强调,遗产保护不只要保护其物质方面,更要守护其精神需求与内核,如果将后者遗忘,“我们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没有路可以走的”。
07 鞠德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分院院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分院院长鞠德东就“历史城区整体性保护与更新实践”,从理论研究、实践方法、管理机制和政策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鞠德东院长认为,“目前对于绝大多数的历史文化名城来讲,其实应该强调的是保护的整体性,因为它的完整意义可能不能简单地理解成街区的完整,甚至是文物的完整,所以我们觉得要强调历史城区的整体性的保护。”
08 刘仁义
安徽建筑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徽派建筑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安徽建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仁义以“绩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展示实践”为题,分享了自己的“绩溪八节点、九城门”的项目经验与思考。
09
殷铭
苏州名城保护集团古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中国建筑学会城市更新学会常务理事
苏州名城保护集团古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殷铭以“多元结构影响下的苏州古城保护和更新”为题分享了苏州古城的保护。他首先对比了古苏州与现苏州的航拍图,展现其保存良好的地形轮廓与双棋盘格局,引出对于苏州古城保护系列措施的回顾。 通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殷铭提出,由于从南宋以后一直到现在不断的在叠加累积,苏州古城基底多元、要素多元、文化多元、发展目标多元,因此作为今天在一线直接操盘的工作者,在苏州古城的保护中面对的方面和维度较多,且环环相扣。尽管面对困难,殷铭仍然表示:“我们想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一茬接着一茬干。通过我们多年的协作来努力呈现真正的遗产保护中的‘苏州方案’。”
10 刘延华
苏州吴江区文保所高级工程师
苏州市吴江区文保所高级工程师刘延华发表演讲“多元协作,抢救保护濒危文物——以太湖水利同知署旧址利用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项目推进的经过,从考古调查、费用争取、寻找匠人、恢复工艺、水利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了介绍与阐述。刘延华对太湖地区的未来表达了信心,“太湖风景不殊,诗情画意十足,未来的太湖将继续造福百姓,润泽四方,助推民族复兴的大业。”
其余论坛内容回顾可见视频回放 视频回放二维码
视频回放链接
https://wx.vzan.com/live/tvchat-496727919?jumpitd=1&shauid=lU0oOWattRYM4NiVf4jWww**&fr=&sharetstamp=0&signupskip=0#/
编辑:王天翔 排版:孔祥萌(实习)
|
当前位置:首页
Copyright © 2009-2012 World Heritage Institute of Training and Research-Asia and Pacific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