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2021遗产联合工作坊线上课程
发布时间 :2021-07-25 浏览量: 154

   当今的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在诸多方面形成了跨学科的研究。对于考古遗址的展示阐释而言,国际国内已经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案例,仍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有:对考古学基础材料的解读和视觉展示、遗产展示与建筑/规划层面的区域协调、遗产展示与生态/景观层面的共生、博物馆学/艺术设计角度更具兼容性和创造性的内容和形式设计,以及社会学/旅游学角度展示对地方的融入和带动等多学科合作的问题。


   以文化遗产的多学科合作为目标,2018年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杭侃教授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张朝枝教授共同发起遗产旅游联合工作坊,开启了跨学科的对话和教学探索。2019年在山西省平遥县东戈山村、西戈山村,2020年在贵州省安顺市黄果树,先后成功举办了相应主题的遗产工作坊。在前三年的基础上,主办方对工作坊内容与模式不断调整和深化,今年将理论基础的授课部分与线下的调研分开,以使各部分更为深入和专注。工作坊邀请各相关领域专家跨学科探讨和授课。原定的田野调查以大理太和城遗址为例,对南诏大理史迹的整体价值和关联性进行阐释与展示设计的探索性研究。由于疫情原因,田野调查部分未能成行,本次线上课程部分顺利开展。


   7月25日至28日,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亚太遗产中心、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本次文化遗产联合工作坊,本次工作坊由张剑葳、王思渝和李光涵三位老师共同主持,邀请各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跨学科探讨,以太和城遗址为例,对南诏大理史迹的整体价值和关联性进行阐释与展示设计的探索性研究。工作坊分为两个部分:线上教学和田野调查,虽然由于疫情原因未能成行,但线上课程部分还是顺利开展。


   工作坊采取申请审核制,报名人数共计超过120人,最终录取46人,分别来自哈佛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清华大学等国内外37所高校。课程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和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资助,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泉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相关教授,以及遗址保护和建筑方面的专家学者共同授课。


   工作坊课程共计三天半的时间,课程内容囊括但不限于遗产活化、遗产旅游、城市考古与建筑考古、生态保护规划、文化景观、历史文化情境下的建筑设计、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人类学视野下的村落研究、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村落遗产保护和考古学展示与展览内容设计等方方面面。共有十一位教授学者授课,课程内容主要分为大遗址保护、建筑考古、村落遗产研究、遗产旅游等部分。课程伊始,张剑葳老师首先代表学院宣布本年度遗产工作坊启动,介绍授课教师,欢迎同学们加入,并讲述了文化遗产研究与实践中多学科联合的意义。在后续课程中,孙华老师结合多案例分析,理论与实践并重地讲授了城市考古与大遗址保护;杭侃老师以源流运动为例,论述了遗产活化的途径,为学员们打开了新的思路,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遗产学科;李迪华老师从实践角度讲授了生态保护规划相关内容,与自然遗产有很高的相关性;宋峰老师针对文化景观,从概念辨析到具体案例实践,呈现了自然与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张剑葳老师讲授了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建筑考古的基础内容,帮助学员建立了相关基本概念;王思渝老师结合考古学展览与遗址博物馆,讲授了考古学展示与展览的内容设计方法;李光涵老师结合田野经历,深入讲述了村落保护与社区实践的理论与方法。从同学们提交的作业中可以看出,来自不同学科的同学们都有所收获,并对遗产学科的学科交叉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工作坊主办方不断钻研文化遗产课程体系,至今年已开展了四届北京大学“文化遗产联合工作坊”研究生暑期课程,赴河南河北、山西平遥、贵州安顺、云南大理开展调研和跨学科田野实习,其中在贵州安顺的工作直接为黄果树申报世界遗产提供支撑。同学们把汗水挥洒在祖国大地上,既增强了专业技能,也了解了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中培养了奋斗精神。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得以沉淀、提炼。

Copyright © 2009-2012 World Heritage Institute of Training and Research-Asia and Pacific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