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亚太地区历史遗产与文化景观保护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来源:复旦大学文物和博物馆学系 作者:刘守柔  发表时间:2015-11-02  阅读次数:3320

亚太地区拥有独特的历史进程与文化传统,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吸引着公众的关注;多样化的文化遗产保护课题也面临着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探讨。为探索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中所共同关心的话题,2015年11月2日至3日,“从历史走向未来——亚太地区历史遗产与文化景观保护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此次研讨会由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筑波大学、东京大学和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六所高校共同主办,汇聚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学会、云冈石窟研究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100余名来自海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文博单位的与会代表。

研讨会开幕式由文博系系主任陆建松教授主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原副部长周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张廷皓,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今日国土》杂志社社长柳忠勤,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家文物局也派代表到场祝贺。

刘承功副书记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他表示,高校作为教学与科研的重要机构,承担着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人才培养的社会重任。复旦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也要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复旦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科力量,继续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方向的发展,培养更多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遗产保护与研究人才。

日本筑波大学世界遗产专业学科主任稻叶信子教授、北京大学考古与文博学院院长杭侃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张尚武教授也作为主办高校代表致辞。稻叶教授表示,在大学中,集结了许多智慧的力量,我们跨越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相互合作,并开展国际合作,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历史遗产与文化景观。杭侃教授谈到了文化遗产映照着一种我们怎么样把过去带到未来的态度,也讲到文化遗产保护是大家共同合作的事业。张尚武的发言从城市更新的视角,谈论我们怎样去认识城市遗产价值,保护文化遗产。



 

复旦1

 

 

 

开幕式上,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委员会宣布成立,由张廷皓任首任会长,杜晓帆任兼秘书长。“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也正式揭牌亮相。中心将通过与学会的紧密合作,协同校内相关力量,加强与海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教学机构的交流,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研究与服务公众相结合。

 

 

复旦2

 

 

 

两天的会议中,代表们对亚太地区文化遗产资源的历史文脉、传统价值和保护模式等议题进行探讨,通过实例阐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方法;讨论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所面临的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的乡土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主题发言外,还安排了两场圆桌讨论,主题分别为“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实践”和“文化遗产教育模式探讨”。

近年来,复旦大学的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大力开展学科建设,在现有专业基础上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方向的发展。此次联合主办会议的中日高校,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均有着丰富经验与卓越的专业声誉;复旦大学进行联络组织,召开这次高规格的国际会议,体现了复旦积极承担文化传承与建设的社会使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六校联手,并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等国内外重要专业机构的支持,体现了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合作精神,为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事务的专家们构建了一个对话的平台。


 

复旦3

 

 

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现代社会中日益体现出多学科多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复旦大学也将适应新的时代形势,综合历史文化、文物考古、博物馆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旅游规划等不同学科的研究力量,积极建设文化遗产学科,形成自身特色与优势,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贡献整体解决方案。

文化遗产事业任重而道远,意义更在于面向未来。此次会议上,“文化遗产教育模式探讨”圆桌讨论关注到遗产保护人才的培养。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中外高校所共同关心的。复旦文博专业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在不断增强影响力,如2011年成为教育部指定“全国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学位”秘书长单位;2013年被上海市学位委员会评为上海市重点建设专业硕士基地,同年又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展示教育重点基地”预备名单。今后更将依托学校资源,在专业领域内开展广泛合作,为培养一流的遗产保护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复旦4

 

 

本次会议的承办单位还包括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等。

 

Copyright © 2009-2012 World Heritage Institute of Training and Research-Asia and Pacific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