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培训班-上海建筑可阅读项目考察介绍 |
发表时间:2021-09-24 阅读次数:2719 |
为了使学员深化学员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体会,6月10日学员参加了以“上海建筑可阅读项目”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从面(静安区)、线(陕西北路历史文化名街、杨浦滨江)、点(荣宅、马勒别墅、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绿之丘)三个维度,展示上海文旅融合项目的设计与实践。
一、上海建筑可阅读项目 “上海建筑可阅读”是于2017 年 5 月中共上海十一次党代会上首次提出的。上海要建设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项目旨在达成“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可以漫步的,公园是可以休憩的,城市是有温度的”的主要目标。因此,落实“建筑可阅读”有助于让人们走进城市的历史,触摸城市的文化印记,从而推动城市文脉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实施。自 2018 年启动“建筑可阅读”工作以来,为了让更多市民游客走进街区和历史建筑,黄浦、静安、徐汇、杨浦、长宁、虹口六区开展了一系列历史建筑保护活化工程,并大力推进历史建筑对外开放,使游客不仅可以靠“近”建筑扫码,更可以走进“建筑参观”。2021 年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正式发布上海市《2021 年“建筑可阅读”十大行动计划》:“五个民”的体验数字化和“五个一:的服务体系化。更进一步推动了“建筑可阅读”项目的标准化落地实施[1]。
二、考察路线 本次考察聚焦于陕西北路和杨浦滨江一带。考察线路串联起陕西北路展示咨询中心、荣宅、马勒别墅和杨浦滨江四个建筑可阅读项目考察点。在保护历史文脉的同时,将“可阅读”的思路贯穿到建筑保护与设计中,不断提升城市规划设计的品质,打造更多的城市精品。
1. 陕西北路展示咨询中心 首先,上海"建筑可阅读"宣传大使吴斐女士播放纪录片《陕西北路》节选段,为学员整体讲解了陕西北路的基本概况。通过对新式里弄-静安别墅、犹太教会堂-西摩会堂等地的解读,使学员了解了在陕西北路历史文化名街上聚集的各种风格的建筑与其背后交融碰撞的中外历史文化。 2021年6月10日吴斐于陕西北路展示咨询中心介绍陕西北路基本概况 ©️汪澜/亚太遗产中心2021
2021年6月10日学员于陕西北路展示咨询中心观看《陕西北路》纪录片节选 ©️汪澜/亚太遗产中心2021
随后,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张众先生深度解析了“千年古刹,百年静安,一河两岸,中西合璧”的静安区区域特色,在此基础上延伸介绍静安区在建筑可阅读项目中实施的“百年人民”这一概念。提出基于“千年古刹”静安寺与其周边的发展基础,借鉴四座“百年名园”:张园、徐园、榆园和爱丽园的游乐功能与社会服务特色,融合优秀历史建筑与区域标志性建筑等“百年建筑”,着重打造以“百年文化”为核心的人民享有的历史文化街区。张众先生援引了上海总商会旧址作为最近几年修复的一个成功的范例,探讨了历史建筑修复与再利用的新思路。张众先生还强调了文化创新在“建筑可阅读”项目中的重要性。运用戏剧、文创产品、数字化的方式延伸展示建筑阅读的内涵。 2021年6月10日张众于陕西北路展示咨询中心介绍上海建筑可阅读项目 ©️汪澜/亚太遗产中心2021
在了解完上海建筑可阅读项目基本概念之后,学员在吴斐女士的带领下走近陕西北路,寻访了宋家老宅、何东公馆、上海大学遗址、怀恩堂等优秀历史建筑与文物保护单位,实地探寻陕西北路历史文化名街。 2021年6月10日吴斐(右一)现场介绍于陕西北路 ©️汪澜/亚太遗产中心2021
图1-4分别为宋家老宅、何东公馆、上海大学遗址铭牌、怀恩堂牌匾 ©️汪澜/亚太遗产中心2021
2. 荣宅 考察的第二个地点是位于陕西北路186号的荣宗敬旧居又称荣宅。PRADA 荣宅运营专员黄芊芊女士为学员介绍了这座西欧乡村别墅风格的砖混结构三层洋房。作为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的一个成功范例,荣宅的修缮工程目标在于修补破损之处,以恢复宅邸内饰外景的历史原貌;同时对宅邸进行必要的结构性加强及功能性革新。黄芊芊女士着重介绍了荣宅作为中欧交流的一个对话点,通过举办各种展览,在过去与现在的交融中让民众走进历史建筑、触摸文化记忆。 2021年6月10日黄芊芊介绍荣宅 ©️汪澜/亚太遗产中心2021
用古老手工艺重制的客厅地面釉面砖(左)与莲花卧室墙面砖(右)©️汪澜/亚太遗产中心2021
作为展览陈列室的房间 ©️汪澜/亚太遗产中心2021
3. 马勒别墅 第三个考察点是陕西南路30号的马勒别墅,现为衡山马勒别墅饭店。马勒别墅媒体经理崔莺女士分享了马勒别墅的修缮与活化利用的经验。秉承着修旧如旧的理念,马勒别墅在历经两次修缮之后最大限度的做到了原真性的保留,这一特点不单单体现在建筑外立面上。据崔莺女士的讲解,建筑内的壁柜、斗橱以及所有与墙体连接的家具均得到了保留与良好的修复。此外,由于别墅原主独特的航海经历与对东方文化的喜爱,别墅内部的装饰充斥着中西合璧的特色,彰显了那一时代中西文化在上海碰撞的时代烙印,也向游客阐释了文化交融下的建筑美学。在建筑活化利用上,马勒别墅饭店作为沪上第一家精品酒店,拥有53间经典客房,更以精美膳食与英式花园下午茶成为沪上引领时尚餐饮的风向标,备受中外来客的倾慕与推崇。 2021年6月10日崔莺介绍马勒别墅 ©️汪澜/亚太遗产中心2021
与墙体连接的家具 ©️汪澜/亚太遗产中心2021
客房外体现航海特色的栏杆 ©️汪澜/亚太遗产中心2021
4. 杨浦滨江 最后一个考察点是杨浦滨江现代服务业发展带。在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鞠曦博士介绍了杨浦滨江基于工业遗迹的公共空间艺术性改造项目。提出了在以工业为核的情况下,打造“三带九章十八节”的和谐共振的篇章。将原有的工业遗产活化利用,在百年工业的基础上,梳理打造工业遗存博览带、居民健康合力带和城市绿地景观体验带,使其源于居民、造福居民。鞠曦博士指出按照“修旧如旧,功能现代,节能环保,杨浦特色”的设计原则,建筑的修复设计皆契合了其工业文化背景,注入了建设“人民城市”的新内涵。杨浦滨江体现了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转变,也成为新时代上海标志。 在此之后,学员在鞠曦博士的带领下参观了杨浦滨江工业建筑转型的一个典型案例“绿之丘”。 鞠曦博士强调“绿之丘”的改造贯彻了“丘陵城市“的概念,将原上海烟草公司机修仓库厂房设计改造成集市政基础设施、公共绿地和公共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城市滨江综合体。“绿之丘”的改造方案规避了传统公共空间中的“功能性焦虑”和“解释性焦虑”、弱化了空间使用的功能性、增强空间通透感,在不影响滨水空间和滨江道路的走线的前提下使建筑转化为连接城市和江岸的桥梁。 2021年6月10日鞠曦介绍杨浦滨江规划项目 ©️汪澜/亚太遗产中心2021
2021年6月10日学员参观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 ©️汪澜/亚太遗产中心2021
学员体验“漫游杨浦滨江”虚拟骑行 ©️汪澜/亚太遗产中心2021
杨浦滨江特色水管灯 ©️汪澜/亚太遗产中心2021
“绿之丘”外观 ©️汪澜/亚太遗产中心2021
“绿之丘”内部空间 ©️ ArchitectureDaily
三、考察成果 本次考察让学员对历史文化街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通过对四个“建筑可阅读项目”案例的考察,学员充分理解了提升具有文化内涵的高质量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的必要性。不但着眼于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可积极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的研究、识别、保护、再利用、展示与阐释,而且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维护地方社区的利益,并造福于民。 |
当前位置:首页
Copyright © 2009-2012 World Heritage Institute of Training and Research-Asia and Pacific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