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回顾(主题四):遗产保护的新视野/新技术 |
发表时间:2022-12-15 阅读次数:2797 |
数字化保护是当前世界遗产研究和实践领域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在《世界遗产公约》颁布50周年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回顾世界遗产数字化保护发展的历史脉络和重点,解读和分析数字技术给世界遗产保护带来的新视野,展望下一个50年遗产数字化保护所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是完善遗产科学体系、实现世界遗产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该论坛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杨晨副教授与韩国高等科学技术研究院文化技术研究院数字遗产实验室沈惠承研究员共同主持。论坛邀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副主任陈富龙、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王兰、助理教授尹杰、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贺艳、印度VIZARA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努帕玛·马利克、南澳大利亚大学企业研究员艾瑞克·查平发表主题报告。法国国立文献学院研究和国际关系部主任艾尔莎·玛金-哈蒙、华东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林轶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项目主管玛丽诺艾拉·图尔努作为嘉宾参加了专题讨论。
集体合照 © 罗希
一、主题介绍
杨晨副教授首先对论坛主题进行整体介绍,他系统回顾了数字革命与世界遗产保护的关系,解读了1972年以来世界遗产数字化保护领域的代表性成果和重大事件,并从记录与档案、监测与管理、阐释和展示、国际合作与能力建设四个维度解读了遗产保护的新技术和新视野。报告认为,数字技术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视角、精度和广度审视自然和文化遗产,改变了遗产信息获取、共享和传播的方式,促进了遗产知识生产方式的革新,并推动了世界遗产体系的全球认同。回顾过去,数字技术为世界遗产保护和城乡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并拓展了遗产的概念以及保护研究的范畴。报告还提出了新时期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八个挑战,包括数字档案保存、重复劳动、数字遗产评价标准、技术更新、资金支持、数字能力建设、伦理问题和群体边缘化等。最后,杨晨副教授呼吁全体遗产保护者携手努力,在下一个50年共同推进世界遗产保护从技术手段革新向保护体系的升级。
数字革命与世界遗产公约的发展 © 杨晨
二、主题报告
陈富龙副主任的报告的题目为《文化遗产遥感方法与实践》。报告指出,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历史文明记忆、蕴含着考古文化价值,是新时代绿色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明确要求“进一步努力保护和捍卫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SDGs 11.4。报告从遥感与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及角色定位出发,提出了文化遗产遥感交叉领域协同研究面临的挑战与科学问题,介绍了广域遥感考古隐弱信息增强与遗产场景-单体协同动态监测方法,评估了技术方法在应用场景的适用性与应用潜力。报告从“遥感考古与文明演进”、“遗产监测与可持续评估”两个维度,分享了遥感考古、遗产监测和SDGs指标评估的示范案例,论证了遥感大数据与科学发现在服务UN SDGs 11.4实施路径评估的潜力与能力。最后,陈富龙副主任从技术集成、学科交叉和多方合作等方面展望了文化遗产遥感学科未来发展方向。
遥感技术集成为文化遗产的多尺度监测和分析提供重要支持 © 陈富龙
王兰副院长与尹杰助理教授的报告题目为《连接遗产与健康:历史场所如何影响人类的健康与幸福》。报告从WHO提出的“健康城市”理念和联合国SDGs3强调的“健康与福祉”出发,以健康视角重新思考历史和遗产在城市发展中的支持作用,回顾了历史城市规划中对健康的关注,提出遗产体验和参与可以成为实现健康与福祉的重要途径。报告分享了连接健康与遗产再生的最新研究探索,并从四个方面总结了连接遗产与健康的途径:遗产中和谐的蓝绿空间与城市环境对心理和身体健康的促进、对地方满意度和亲社会行为的水平的提高、对社会融合、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的加强,以及基于遗产的虚拟现实技术对心理健康的支持作用。
连接遗产和健康的途径 © 王兰、尹杰
沈惠承研究员的发言题目为《文化遗产三维档案的标准化及其他领域——韩国的持续努力和愿景》。目前,三维数据记录技术快速发展成为韩国文化遗产档案记录的主要方式。受韩国文化财厅的委托,韩国高等科学技术研究院进行文化遗产三维记录标准化指南的修订项目。该项目充分考虑到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技术快速更新问题,为了提高数据质量并确保其可持续利用,重点开展三维数据的标准化研究。该项目制定了数据获取、处理和成果提交的标准,扩展了国家遗址和文物(包括韩国的世界遗产)数据库,发展多项数字遗产倡议,并建立智能保护系统的相关政策。该项目为应对遗产保护未来的变化和挑战建立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三维数据记录技术给文化遗产档案工作带来的变化 © 沈惠承
贺艳院长的发言题目为《北京中轴线数字展示与社会共享》。北京中轴线历史悠久,作为城市发展过程的重要见证,当前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报告详细阐述了基于世界遗产保护标准的展示和阐释策略。中轴线展示将中轴与散点分布的专题博物馆、遗产点本体展示、社区型展馆相互结合,融合线上、线下数字展示技术建立完整的阐释体系。依托钟鼓楼文物建筑空间和社区型展馆,巧妙置入沉浸影片、交互体验装置、声学模拟等技术,有效加强了面向公众的价值阐释效果;并综合运用移动沉浸时空仓、线上展等数字展示手段,通过共同策展、公众档案、研学活动等手段促进社区参与等实践。报告认为,对中轴线的保护和阐释不应将其孤立地当作过去的遗存,而应重点将把遗产价值融入当代城市空间体验中,展现遗产与人民的传承共生。
钟鼓楼保护展示沉浸式影片 © 贺艳
阿努帕玛·马利克博士的发言题目为《印度的数字创新使遗产永垂不朽》。报告首先介绍了印度世界遗产地亨比(Hampi)的历史与遗产价值,分享了印度数字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与的经验成果。报告从物质遗产的建模与展示、文物分析与数字修复、社会生活与传统等非遗产因素的记录存档、数字亨比项目探索四个方面介绍了遗产保护项目中摄影测量、激光扫描、数字修复与分析、三维建模、混合现实等技术方法的应用,并展望了未来在项目中引入虚拟博物馆、游戏和虚拟商品等重要议题。
运用动画影片技术对生活场景进行可视化 © 阿努帕玛·马利克
艾瑞克·查平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新兴元宇宙中的世界遗产 3D 模型和游戏化》。虚拟遗产是虚拟现实与文化遗产的结合。由于目前虚拟现实存在技术限制、价格昂贵、更新换代速度快等问题,虚拟遗产的应用面临着许多的挑战。报告针对三维模型数据格式繁多且更新频繁、在学术研究中的引证不足、现存三维模型平台不能满足虚拟遗产需求等问题,分享了从现实世界到制作三维模型和混合现实、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开源平台和工作流,用于博物馆多媒体的3D和VR游戏模板的开发经验。报告认为,虚拟现实需要表达“文化存在”,即时间、地点或物体对过去的人的意义,并提出使用混合现实技术实现不同文化视角的共同学习、在游戏设计开发中促进遗产学习、以及遗产与元宇宙融合的可能性。
虚拟遗产所面临的挑战 © 艾瑞克·查平
三、案例展示
本次论坛收集了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代表性的遗产数字化保护案例,在会议期间进行视频展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提供的“地球大数据服务中国的世界遗产”,韩国文化财厅提供的“汉阳时光机项目”,以及印度 VIZARA 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印度泰姬陵世界遗产混合现实数字化装置”分别展示了数字技术在不同尺度、不同遗产对象和不同文化背景中应用的最新成果。
地球大数据服务中国的世界遗产 © HIST
汉阳时光机项目 © 韩国文化财厅
印度泰姬陵世界遗产混合现实数字化装置 © VIZARA
四、讨论
针对目前数字化遗产保护的关键问题,嘉宾们围绕下个50年的行动目标和行动方向开展了深入讨论。法国国立文献学院研究和国际关系部主任艾尔莎·玛金-哈蒙女士基于法国国立文献学院的研究与实践,强调了数字化文献保护的重要性。她提出,保护文献遗产,开展文献数字化并建立数字博物馆和图书馆,不仅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还具有教育、技术、互动性的数据再生产等多维度的价值。使用文字识别、算法、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进行文字挖掘和文献修复工作,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遗产。提高保护遗产的能力,建立过去-现在-未来的联系是遗产保护工作者共同的利益所在。
林轶南副教授指出,跨学科合作打破了以往的技术限制,提供了新的机会。数字技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上的生活方式,更好地进行遗产知识的公众传播与世代传承。我们需要跳脱出科研人员固有的认知,实现研究人员与公众之间的思维碰撞,这也是未来需要探索的方向。林轶南副教授分享了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解读历史照片,研究外侨在福州的活动轨迹与人际网络的工作进展。他指出,新技术的引入帮助揭示了人与遗产的关系,使遗产保护从物质遗产的记录与分析,转向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社会场景复原。
讨论的最后,主持人杨晨副教授邀请嘉宾们用一句话展望数字化保护在未来50年中发展的重点。尹杰:遗产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遗产的数字化能为我们提供研究遗产与健康相互关系的平台、工具和资源,非常希望能投身这一方面的研究之中。阿努帕玛·马利克:我们最为需要的是一个展示、分享各自成果和见解的平台,更多地进行合作性探讨,分享领域内最新的进展。陈富龙:最重要的是将技术变革引入我们的实践当中,更好地推广数字技术能被各个利益相关方广泛采用。沈惠承:在目前的背景之下,我们不仅要看到数字技术的益处,更应该思考如何合理地使用技术,考虑处理、储存数据的伦理原则,我们需要相关的指南来处理数字化记录。艾瑞克·查平:接下来的50年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示,更需要让大众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来探讨过去的文化载体对我们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艾尔莎·玛金-哈蒙:我们需要继续现有的工作,使用数据挖掘的概念,让我们的遗产更有可及性和可使用性,考虑遗产的总体概念。我们需要记住,遗产保护不仅与技术有关,我们需要更多地分享,超越技术本身去考虑遗产保护和传承。林轶南:我们的遗产价值的传承要超越物质,触及人本身和遗产与人相关的价值。杨晨:先进的技术并不能保证成功的遗产保护,在数字遗产实践中,应当找准需求,只做必要的事情。
五、分论坛总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项目主管玛丽诺艾拉·图尔努女士对本主题的讨论进行了总结。她首先感谢了各位嘉宾对本次论坛的支持,指出本次论坛围绕遗产保护的新技术和新视野开展了具有层次性的分享和讨论,主要成果包括以下三点:
(1)数字技术和《世界遗产公约》在历史上是相互作用的。技术帮助《公约》更好的保护,同时又促进了遗产概念和遗产保护对象的拓展。
(2)数字技术为我们提供了获取遗产信息的丰富途径,这一技术支持促进和丰富了我们在不同尺度对是遗产的理解,并衍生出包括全球遗产观测、遗产与健康等新的研究议题。通过新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监测和管理遗产,我们应当在不同的指南和工具中不断加强对于数据的研究和保护,并发展遗产的价值和新的遗产类型。
(3)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不同人群、不同部门、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变得越来越重要。新技术创造了交流合作、共享知识的新途径,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地方能力建设、遗产信息获取、数据的脆弱性等一系列新的问题。
撰稿:杨晨,陈徵羽 排版:章誉倬(实习)、计振江(实习)
|
当前位置:首页
Copyright © 2009-2012 World Heritage Institute of Training and Research-Asia and Pacific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