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精华回顾|2023世界遗产对话第二期:活态遗产的公众传播与遗产教育
  发表时间:2023-07-07  阅读次数:2164

1

 

6月10日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以下简称“亚太遗产中心(上海)”)、ICOMOS China、中共平遥县委、平遥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阮仪三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平遥研究中心、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了面向公众的“2023世界遗产对话”(第二期)活动。


活动邀请来自文化遗产保护、遗产教育、遗产传播、绘本研究与创作等多个领域的专家与资深实践者,聚焦“活态遗产的公众传播与遗产教育”这一主题展开跨界对话,探讨促进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理念、方法和路径。活动全程三小时,以线上腾讯会议、视频号与B站直播结合线下平遥会场的形式进行。当日累计4600余人次在线观看。

平遥会场

平遥会场

 

 

01
欢迎致辞

 

 

活动开场,主持人亚太遗产中心(上海)项目专员刘真女士介绍了活动背景和与会嘉宾。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亚太遗产中心(上海)执行主任邵甬女士,中共平遥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艳女士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

邵甬教授回顾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亚太遗产中心(上海)于2022年《世界遗产公约》颁布50周年共同发起的“世界遗产对话”系列活动,以及2019年同济大学联合平遥县人民政府及青年艺术家团队用近四年时间打造的《遗产的想象力:平遥儿童绘本——我在平遥长大》遗产推广项目。她提到,随着文化遗产“公共属性”及其保护的“公共利益”性的日益明晰,同济大学除努力推动以专家学者为主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外,近十余年来也一直在积极探索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的体系、机制和路径,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历史文化遗产持续焕发活力。

邵甬教授致辞
邵甬教授致辞

王艳女士介绍了阮仪三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平遥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她提到,中心于2021年由平遥县委县政府和同济大学共同成立,是平遥基于世界遗产城市身份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举措,也是发扬传统文化、增进文化自信的有益尝试。随后,王艳女士回顾了自上世纪80年代阮仪三先生带领同济大学师生为平遥编制总体规划以来,平遥县和同济大学源远流长的合作历史。她指出,作为中国城市遗产保护的先行者和开创者,平遥古城的保护理念,不仅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的发展,也与国际遗产保护理论的前沿并行。今天的古城保护,需要关注遗产的“公众性”与“生活性”,将活态遗产与非遗文化联系起来,保持原真性的遗产业态,找到更多元参与者和参与方式,方能真正传承古城的精神内核、释放古城的独有魅力,让乡土记忆和活态遗产为公众和下一代所见、所知、所感、所继承。

王艳女士致辞

王艳女士致辞

 

 

02
主旨演讲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副主席、ICOMOS China 副理事长、山东大学教授姜波先生作题为“历史城镇与活态遗产”的主旨演讲。

姜波教授作主旨演讲
姜波教授作主旨演讲

城市遗产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许多城市遗产,也是世界遗产经典中的经典。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历史城镇,以多种形态展示了东方文明的城市景观。例如平遥古城,是北方内陆腹地的城市代表;苏州园林,反映出江南雅韵、文人气象;丽江古城,是华夏边缘、民族交融地带商业古镇的重要样本;泉州古城,是古代中国航海传统的见证;正在申报世界遗产的北京中轴线,是东方儒家文明的城市典范。

功能延续是对遗产最好的保护。生生不息的世界遗产地不能全部变成“博物馆中的展品”;历史功能的延续是遗产生命力延续的重要保证。例如雅典的阿迪库斯音乐厅(Odeon of Herodes Atticus),至今仍维系音乐厅的功能;作为泉州港导航塔的六胜塔,注重对古塔与大海之间的景观视廊的保护。反之,利物浦的“海上商城”,因大规模体育场馆开发介入而被世界遗产名录除名;在济南新火车站的建设中,1911年由德国建筑师设计的老火车站被拆除。

档案是遗产的灵魂。档案揭示世界遗产地的历史沿革,并以出土文献、影像档案、考古发掘等多种形式呈现。例如作为出土文献的殷墟甲骨文,使商代的历史成为信史;1869年帕特农神庙的照片,是雅典卫城和帕特农神庙保护的重要参照;庞贝古城中的赫尔库兰姆的帕比里别墅,经考古测绘,复建为具有遗产功能属性的美国盖蒂博物馆馆舍。对已经脱离原有空间语境和历史背景的遗产地(例如罗马斗兽场)的阐释,特别依赖与之相关的历史档案。

非遗常常是遗产地的一个重要侧面。当今遗产界,强调自然与文化遗产的融合、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例如作为妈祖祭祀地的泉州天后宫,其所承载的历史信仰和妈祖崇拜是当地社区重要的文化传统;云南景迈山的“茶魂台”,承载了延续至今的茶祖祭祀仪式。

历史城镇是活态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例如平遥古城,是充满了烟火气的、属于平遥人的、对全世界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活态遗产地;对丽江古城而言,在尊重遗产地的前提下,延续其活态的商业繁荣是一种必然;泉州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中,作为古城特色街道的开元寺西街在专家学者和当地居民的呼吁下未进行大规模的拆除整治,现已成为极具文化属性的历史城镇空间。

 

 

03
案例分享

 

 

主旨演讲后,人民日报海外版《世界遗产》周刊主编齐欣先生,少年儿童出版社资深编辑、知名绘本研究专家费嘉先生,壹勺文化创始人、禾邻社区艺术促进社执行长田晓耕先生,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秘书长丁枫女士,美丽乡愁公益团队创始人彭婧女士,旅法插画师孙艺萌女士分享了各自的专业实践与思考。

刘真女士介绍分享嘉宾
刘真女士介绍分享嘉宾


遗产传播的三个趋势
齐欣
人民日报海外版《世界遗产》周刊主编

齐欣先生认为,遗产传播已不仅只具有人们传统理解的“报道”“宣传”功能,且已成为社会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建构性工具。遗产传播更寻求本地化和全球化语境下的共性效果。基于此,齐欣提出在“下一个50年”背景下,遗产传播最重要的3个发展方向:以文明互鉴促进世界相互理解与尊重、世界遗产日益融入并创新我们的社会生活、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得以深度融合。

随后齐欣以青海湖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谈及气候变化对其环境的影响、当公众作为传播主体时对于传播者素养与方法的培训、国家公园的体验与传播方法、公众的行走路线、自然遗产的令人震撼的遗产价值的描述与阐释等。

齐欣还简述了“219国道”“弄岗的神峰”“南海”等具体传播实例,展示了遗产传播叠加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的具体方法。他也介绍了遗产传播关注亚洲青年保护各自国家遗产的传播实例,强调凸显青年人的参与活力。

最后,齐欣认为中国世界遗产价值阐释特点将发生如下变化:第一,传播空间日益交叉、复合、叠加;第二,传播个体、群体和团体的水平即将迭代;第三,随着更多领域的共同将参,对中国遗产“美”的阐释、描述能力将得以提升。

 


普及传播文化遗产过程中的儿童本位
费嘉
少年儿童出版社资深编辑、知名绘本研究专家

费嘉先生从儿童出版、儿童教育的角度出发,强调文化遗产传播要引起儿童对于文化遗产认知与保护的兴趣,从深入浅出、潜移默化、举一反三三个部分展开分享。

“深入浅出”旨在让很小的孩子在能看书时就能了解文化遗产,通过结合简单形状与文化遗产,如三角形与金字塔、方形与北京四合院、圆形与福建土楼等,让孩子在认识图形的同时也了解到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文化遗产。

“潜移默化”则是在孩子对文化遗产产生兴趣后,深入介绍其详细内容,如中国民居的形式、建造方式、功能、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等等,让孩子对文化遗产有更深入的了解。

“举一反三”指基于各种各样的绘本表达来展现文化遗产,如讲述广西民间蜡染故事的绘本直接将文化遗产的传统表达方式编辑成书,作者也是蜡染文化传承人,实现了原汁原味的表达;又如《我在平遥长大》系列故事绘本加上了人文与历史,通过实体与文化内涵交融的形式,更好地引起孩子对文化遗产的兴趣。

 


地方文化遗产微创新——以平遥古城为例
田晓耕
壹勺文化创始人、禾邻社区艺术促进社执行长

田晓耕先生介绍了禾邻社和壹勺文化基于平遥古城地方文化的儿童美育和遗产教育项目(以下简称平遥绘本项目)。

平遥绘本项目包含两个阶段的工作。其一是集结文化专家对本地文化进行梳理,在对遗产价值进行“阐释”的基础上,艺术家们通过从儿童视角出发的绘本创作,对遗产价值进行“展示”,并在通过多轮专家论证和评审后出版发行。其二是在绘本出版后,基于绘本内容转化为相关遗产教育课程及延伸的公众活动,为当地和更广泛的遗产教育工作者赋能。

平遥绘本的创作内容不仅包含物质遗产,也包含非物质遗产;不局限于日常生活故事,也融入平遥地方精神;教育与公众活动不仅在城市地区开展,也在乡村学校进行。我们期望孩子们能够在感知和了解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信,培育审美与创造的能力。


去旅行不如去修房——关于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的一些思考
丁枫
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秘书长

丁枫女士介绍了国内第一个面向公众开放的“建筑遗产保护修复工作营”。工作营由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与法国REMPART组织合作开展,最早于2011年在平遥启动,目前已在全国各地举办共计32场活动,参与工作营的中外志愿者超过600位。

工作营主要面向社会公众而非专业人员,无需掌握相关的技术或专业背景,尤其欢迎遗产所在地的当地群众参与。工作营会事先选择一些亟待维修的历史建筑(主要是文物建筑),在14天左右的时间内,志愿者们将在当地工匠的带领下,通过劳动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工作营期间,志愿者也会组织参观遗产地,交流各自国家或家乡的文化。

工作营的劳动,为志愿者带来了切身触摸、修缮、搬运、建造等“触觉”的体验,这种体验加深了人们对遗产的记忆,开拓了遗产保护公众传播的新路径。事实证明,工作营成为了一种备受大众喜爱和欢迎的遗产保护公众传播活动,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进来,通过劳动了解遗产、保护遗产。


青年参与乡土文化保育的行动探索
彭婧
美丽乡愁公益团队创始人、同济大学青年辅导员

彭婧女士分享了美丽乡愁如何引导和赋能青年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故事。作为一个从高校成长起来的、致力于乡土教育与乡土文化公众传播的公益团队,美丽乡愁以培育青年与青少年家园文化传承种子为使命。他们意识到青年也是遗产保护与传播的重要力量,但他们缺少足够的行动契机和赋能。对此,美丽乡愁提出了一个“乡土文化调研梳理-乡土文化教育赋能-乡土文化营造传播”的全流程实践场景。

在文化梳理版块,美丽乡愁与亚太遗产中心(上海)联合发起了“涟漪行动·家园一方志”计划,截至目前全国420所高校2000余名志愿者回到家乡开展文化调研,产出了一本本《家园一方志》和丰富的文化传播作品,让更多公众关注到青年视角中的文化遗产;在教育赋能版块,发起了“古村传承人培养计划”,青年志愿者带领本地儿童开展结合村落文化活动的乡土文化创变营,激发社区活力;在营造传播版块,发起了“文化点亮乡村”计划,鼓励拥有专业技能的青年在遗产社区中解决实际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美丽乡愁通过全过程赋能、工具包提供、资源网络建设以及设置不同梯度的实践方式和打通乡村实践全场景,搭建了“青年公益领导力成长阶梯”,持续孵化和支持青年的行动与成长,为遗产保护事业培育人才。

 

 

百年小店遗产的记录与传播——旅法插画师的日常实践
孙艺萌
旅法插画师

孙艺萌女士从一名旅居法国的自由插画师视角出发,分享了她对法国文化遗产传播的观察和自己的遗产绘本创作经历。旅法期间,孙艺萌发现在法国巴黎,除了博物馆及名胜古迹,那些有着独特氛围的百年集市也是具有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的遗产。她通过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这些遗产,来呈现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及社会变迁,并出版绘本《在巴黎的每一天》。

随后,她又开始关注巴黎的百年小店,并创作绘本《巴黎百年小店》。起初吸引她的是这些百年小店的精致店面,后来当她逐渐了解到每个小店背后的故事和人之后,她发现百年小店其实是城市文化的瑰宝,传承着法国的传统文化和工艺精神。

最后她谈到,作为一名插画师,在日常实践中记录这些小店,用绘画介绍和呈现历史文化,是她在所处文化环境中成长过程的一部分;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这些百年小店的画作和故事以及出版绘本,让更多人可以了解百年小店背后的文化和遗产,也是插画艺术在城市文化传承传播中贡献力量的一种方式。

 

 

04

圆桌讨论

 

在圆桌讨论环节,主持人邵甬教授抛出“遗产”和“公众传播”两个关键词,并提出了“文化遗产公众传播中的最大难点”这一议题,各位与会嘉宾分别从自己的专业视角和实践经验作了回应。

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研究员、ICOMOS China 秘书处主任燕海鸣先生认为,文化遗产的公众传播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很难找到成功的规律。文化遗产传播者知道应该站在公众角度讲故事,也会尝试各种办法讲好故事,但公众的接受度、传播的效果,往往很随机,难以总结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因此,文化遗产的传播者要多向更专业的传播工作者学习交流,形成合力。

姜波教授认为,面对世界遗产、文化遗产,最困难的一件事是自己的态度。他一直在呼吁的一个词叫“尊重遗产”。他提到很多人在做面向青少年的宣传活动时,只是把向成人宣讲的话简化后讲给儿童听,这种态度是不对的。他强调应当以儿童的视角、从儿童对图像和符号的理解去解读世界遗产。

齐欣先生觉得最难的是他不知道“我是谁”——不知道怎么往下去做,不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他谈到许多行业都没有设立“宣传者”和“传播者”这个位置。他认为自己在遗产传播行业里是浪漫且孤独的,希望大家能够更多从遗产的角度来辨析我们中国人如何在世界上获得尊敬、文化遗产怎么能够往下继续发展的途径。

丁枫女士认为遗产保护与公众传播的难点在于坚持。遗产保护本身是个小圈子,在全世界范围内亦是如此,因此,要有特别的浪漫主义精神。她觉得自己在这条坚持的路上不孤独,认为只要能够打开合适的口子,公众是非常愿意参与的,因为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故乡,热爱自己的文化,只是他们可能此前没有太多机会去接触。她相信,通过创造合适的机会给更多人,包括孩子和老年人,他们都会非常愿意介入这一领域。

彭婧女士谈到最大的难点是每一步成长阶梯都能够得到足够的支持和倡导——包括能够呼吁更多人加入进来,能够匹配到各领域的专家老师,能够为青年人的实践、体验和成长链接更多合作伙伴,能够有更丰富的传播网络让青年人和他们的行动被看见被支持,以鼓励他们把这件事坚持下去。所以,如何去建立一个更广阔的网络、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一直是一个难点。

费嘉先生认为保护遗产是一个全方位的工作,其难点也是工作的重点,即从孩子抓起,从文化抓起。让孩子去到各种美术馆博物馆、各种文化遗产地,从小接受各种熏陶,不是带着教育目的地给他们上课,而是让文化融入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让他们形成对文化遗产的全方位的认知和感知。

孙艺萌女士遇到的难题是她需要去挖掘文化遗产里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和背后的故事。这对于插画师来说是新的要求,也是未来她要学习的东西,因为她不是简单地画一个物质的空间,更多是在探究这个物质空间背后的人以及他(她)的生活、记忆和情感。

田晓耕先生觉得没有很大的困难,反而看到的是很多的机会。因为城市和乡村里都有大量值得尊敬的、在教育一线工作着的人,他们可能很平凡,但都心系遗产教育、美育的工作。禾邻社一直在做的事,就是把这些人连接在一起,让他们不会感到孤独,能够获得支持和能量。

邵甬教授也对每位嘉宾的发言做了回应和精彩的穿针引线。

最后互动环节,线上观众希望了解“涟漪行动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彭婧女士认为原始的动机是每个人的“乡愁”,参与者通过行动过程提升了自我认同,增强了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和项目的设计也有关,让参与者能够感受到支持和成长,让参与变得可能与可行,也是动机激励的很重要一点。

基于观众的第二个问题“平遥活态遗产保护中如何识别核心社区”,燕海鸣先生认为,首先是从理念层面的一个重大转变——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始终关注人在其中的角色,即“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实践层面来看,理论和实践之间还是有巨大的鸿沟,尤其是历史城镇和乡村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当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关联程度,其实并不如学者、遗产工作者想象的那么紧密。所以,应该切实了解到社区居民内心深处真正对于遗产的理解,然后再制定相应的规划、策略、方向,这样才能把各方利益协调清楚。作为一个社会学专业背景出身的人,他认为还是要更多地让可能受到影响的人参与,更多地共享各方的利益,互相理解,以找到最大公约数。

姜波教授指出,在世界遗产的评审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当地人、核心社区的人对于世界遗产申报的看法,不能对当地人的生活和地方生态造成影响。遗产功能的延续是特别重要的,不能把遗产变成博物馆里没有生气的展品,要尊重当地人的生活和生产。

邵甬教授补充道,核心社区包含了两类:一类是权利所有者,是有直接权利相关的人,如产权所有者;另一类是利益相关者,包括租户、商家、管理者和保护专家,这两类人都是要同时去开展工作的。她也谈到自己在平遥古城的保护工作中对遗产的公共性的体会越来越深。平遥古城作为一个活态遗产,至今有很多人生活在里面,他们生活的便利性和遗产保护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需要兼顾。一方面要考虑遗产保护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当代人在里面能够安居乐业,这都需要去达成更多的共识。

 

对话活动同济工作团队与山西大学志愿者合影

对话活动同济工作团队与山西大学志愿者合影

 

供稿:王子铭(实习) 张明珉(实习)

崔家滢 熊湘莹 张笑妍

陈义炜(志愿者) 王佳琦(志愿者)

高阳(志愿者)付宁(志愿者)

编审:刘真

排版:张明珉(实习)

编辑:宋玖,唐义慈,肖明格

Copyright © 2009-2012 World Heritage Institute of Training and Research-Asia and Pacific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