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回顾 |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遗产保护与设计大会”主题二论坛纪要
  发表时间:2023-10-24  阅读次数:1753

00-0


       2023年9月26日至28日,“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遗产保护与设计大会”暨“世界城市遗产保护高校联盟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大礼堂“雷士德工学院”旧址和同济大学文远楼顺利举办。本次大会由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WHITRAP上海)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本次国际会议也是2023上海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的论坛活动之一。

 

00-1


00-3

00-4

主题二发言环节现场


      会议分为开幕式、主旨发言、三个主题分论坛、闭幕式四个主要部分。2023年9月27日上午的主题二论坛由亚太遗产中心上海分中心项目主管玛丽-诺埃尔·图尔努(Marie-Noël Tournoux)主持。12位来自中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英国、摩洛哥、法国、沙特阿拉伯的专家围绕“创新性实践——城市遗产保护更新与高品质生活”的主题做了精彩的分享。

 



城市滨水空间营造之历史文脉延续

001
章明
同济大学教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主任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主任章明教授做了《城市滨水空间营造之历史文脉延续》的报告。章明教授介绍了上海杨浦滨江的历史遗存如何转化融入到城市公共空间中,还江于民,提升人们的幸福感。章明教授提出了城市滨水空间营造的六大维度,它们分别是:系统公共空间营造、历史文脉延续、基础设施复合、生态环境修复、场景节点构筑、公共艺术植入。此次演讲主要介绍了第二点:历史文脉的延续。历史文脉的延续又有三个关键点:寻脉潜行——延续场所既存的文脉线索;锚固游离——物质留存与诗意呈现并重;向史而新——眷顾过去且映射当下与未来。章明教授以上海杨浦滨江城市滨水空间营造为例,总结了以下关键词:工业遗存的改造与再生;从重污染生产线到生态共享生活岸线;滨水生态系统恢复;适应性景观营造;历史、行为和环境的回应系统;多功能、开放、共享的滨水区


遗产影响评估:
推动历史性城镇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

002
迈克尔·克洛斯(Michael Kloos)
德国莱茵曼应用科技大学文化和历史城市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城市景观与遗产影响评估教席负责人迈克尔·克洛斯(Michael Kloos)的演讲题目为《遗产影响评估:推动历史性城镇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迈克尔发现,伴随着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理念时常因为无法嵌入缔约国的立法框架而无法产生真正的作用。那么,遗产影响评估是否真的有用?迈克尔通过三个案例回应了这一问题。德国的文化景观“德累斯顿易北河谷(Dresden Elbe Valley)”及其因建设活动而被从世界遗产名录除名的案例表明,遗产影响评估是一个与规划建设过程高度相关的工具,只有在能够直接作用于规划过程及其决策时,才能起到其应发挥的作用。在世界遗产地“莱茵河中上游河谷(Upper Middle Rhine Valley)”一项纳入既有总体规划的新管理规划(2017)中,文化景观兼容性研究(CLCS)的实践通过识别突出普遍价值载体(operationalization of the OUV)、构建三维评估模型(3D Model)、成立独立监督建议委员会(Monitoring Advisory Council)三个步骤,形成了一种遗产影响评估实施范式。在克罗地亚“南达尔马提亚功能区发展总体规划(Master pla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Region South Dalmatia)”的遗产影响评估(2016-2017)中,战略环境影响评估(SEA)与遗产影响评估并行的方式,保障了规划备选方案的评估与讨论反馈在规划早期就被纳入考虑并影响决策,为后期更详细的规划阶段奠定更科学的基础。通过上述案例,迈克尔认为,遗产影响评估是与过程有关的工具,只有将其纳入城市规划与立法进程中,才能使之成为一种历史性城镇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


社区价值的演变:谁的价值及谁的遗产?

003
肯·泰勒(Ken Taylor)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学院遗产和博物馆学中心荣誉教授
堪培拉大学景观建筑荣誉退休教授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学院遗产和博物馆学中心荣誉教授肯·泰勒带来了《社区价值的演变:谁的价值及谁的遗产?》为题的演讲。泰勒教授首先提出了对于遗产地的评估需要满足的标准:1.评估必须要被其他研究者、客户、社区及其他相关者所理解,必须浅显易懂;2.方法是可以被复制的,在其他地区可以实施,并且可以被修改;3.能够对所做的决定或规划建议进行评估,并建立在对文化遗产价值真正理解的基础上,适应当地国家和文化需求。随后,泰勒教授指出在研究过程中应当提出的五个问题,分别是:什么发生了?什么时候发生的?在哪里发生的?谁参与了?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泰勒教授认为,当地社区的价值观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因此遗产保护保护也需要记载动态价值观的变化。同时提出了乡愁感一词,一些居民搬出去,还有一些留下来,不愿意搬离的人是因为他们拥有的乡愁情绪。因此保护城市遗产要保护一个地方的肌理,而让遗产能够存活的重要方法,就是要进行可持续的变化的管理。我们还需要在这个方面引入更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讨论,加大社区的参与,文化绘图以及参与式的绘图,让真正生活在此处的人加入到这个过程当中。鼓励包容性的参与方式,鼓励真实的活跃的分享,才能使人们真正地理解这个地点。泰勒教授最后以一个问题结束他的演讲:什么时候空间变成了场所,在什么地方空间变成了场所?


与水共生:分洪区聚落的记忆、空间与生活

004
江泓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江泓教授作了《与水共生:分洪区聚落的记忆、空间与生活》的演讲报告。报告以湖北省公安县荆江分洪区为例,首先对分洪区及其聚落的历史进行挖掘。在建国初期,治水成为国家意志,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系统性的治水行动。其次对历史价值的载体进行了解析。江泓教授认为,要保护传承城市中的历史价值,必须要有效识别历史价值的载体。除了水利工程设施外,分洪区内的安全区、安全台、移民房,避水楼、移民路桥等物质遗存,还有安全区的集体记忆与情感等非物质要素都是重要的价值载体。接下来江泓教授以公安县城为例分析了分洪区聚落面临的突出问题:1、在三峡大坝建成后,分洪区启用概率大大降低。分洪区城镇突破围堤向外发展,安全围堤成为发展阻碍;2、分洪区的围堤产生了交通瓶颈,影响交通出行;3、分洪区的居住环境具有高密度,低品质的现状。江泓教授根据以上分析,进行了以下行动:1、对分洪区进行历史研究与价值挖掘;2、进行2000余份居民问卷调查;3、进行精细调研与全面评估;4、最后形成五大行动计划,四大更新层次。随后介绍了代表性的规划设计策略:1,环堤链城-从单一功能到复合环带,打造公共空间体系;2,疏街通巷,通巷增绿网络织补,交通服务提升;3,老厂新生,空间开放城厂互通,激发公共活力。最后,江泓教授提出了三点结论:1、那些非典型遗产的历史和价值需要深入挖掘和阐释;2、遗产不是城市发展的绊脚石,遗产本身是解决问题的方案;3、遗产是实现有尊严、高品质生活和SDGs的重要资源


可持续发展:道德规范与教学法

005
约翰内斯·维多多(Johannes Widodo)
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保护研究生课程负责人及敦陈祯禄亚洲建筑与城市遗产研究中心的主任

       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保护研究生课程负责人约翰内斯·维多多作了《可持续发展:道德规范与教学法》的汇报。汇报指出,气候危机和人类的行为和道德是相关的。在进行保护时,首先要改变我们的思维和心态,从自上而下改成自下而上。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方法是通过对年轻一代的教育。教育要关注改变态度与价值观,大学要有一体化的教育,课程要关注未来与解决问题的概念。除此之外,年轻一代也要赋能团队和社区,例如文化绘图的项目。让学生们置身于环境中,以身作则。约翰内斯教授也通过实验室做的数字孪生、碳中和等节能和零碳排放校园作为例,讲述了如何打造更好的生态,提升经济的活力和校园的环境。而以上例子也有利于教育好年轻一代,成为这种信念的支持者。约翰内斯教授提出,如何做好节能和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在伦理上打造这样的概念:我们是对社会负责的,要具有同情心与伦理感;其次要有真实性:基于当地的智慧文化与传统;第三个是环境可持续的:碳中和、零碳、零浪费;第四个,经济上可持续的,经济有效的;最后,在建筑和技术上要具有适应性。最后,约翰内斯教授认为,节能是要管理好各种变化,把现代的结合起来,并且考虑到人,建筑要有谦逊感,尊重环境。新的一代要培养言必行行必果的心态,才能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从可持续性到可存活性

006
爱德华·丹尼森(Edward Denison)
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建筑学院教授

       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建筑学院教授爱德华·丹尼森教授带来了《从可持续性到可存活性》的汇报。爱德华教授提出了“人类世”(人类创造的新地质时代)的遗产问题。他强调,必须彻底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从整个地球的角度出发,以确保未来文化遗产还具有价值之前的可存活性。他开展了针对一系列历史城市的建筑与环境的项目,重点关注环境、种族和空间公平问题。20 世纪以来,世界的生产和人口、能源使用、二氧化碳排放和全球地表温度上升皆呈现指数级增长趋势,这在人类环境中产生了宜居性问题。城市不断发生变化,旧建筑消失,新建筑不断出现。旧地标被新地标取代。这种变化正在重塑整个世界。爱德华教授强调了与欧洲的现代主义和现代性概念相关的殖民化与平等话题,尤其在世界遗产领域,欧洲拥有的世界遗产地是非洲的五倍。最后,他提到了遵循奈良真实性文件精神所提出的《开普敦关于现代遗产的文件》,该文件是非洲现代遗产倡议行动的主要成果,旨在重构、反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咨询机构在现代性概念上所持的欧洲中心主义观点,并使之去殖民化,代之以一个更加公平和更具全球代表性的地球时代的现代性概念。


遗产保护的国际共识与广州实践

007
王世福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世福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遗产保护的国际共识与广州实践》的报告。王教授首先回顾了国际共识的演进历程:从关注对象到重视过程,从艺术审美到日常生活;从关注修复到活化利用,从建筑单体到区域整体。其次,王教授聚焦广州实践:从实体保护到过程保护,从技术体系到制度创新。他提出广州作为超大城市面临历史保护工作的诸多挑战:人口规模巨大、开发压力严峻;建成环境缺乏维护且产权复杂等。他介绍了广州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重要探索:一、随着遗产价值认识的演进不断完善保护对象体系。从1961年确定第一批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到1998年提出历史城市格局风貌和历史街区的保护内容,2000年划定第一批37片历史文化保护区,2005年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划定历史城区范围;广州构建了包括自然山水格局、历史城区、名镇名村、街区和风貌区、文物和历史建筑及传统风貌建筑的5类物质遗产保护对象体系。二、广州不断完善适应性的城市遗产管理法规制度。建立了历史文化遗产调查评估机制,对潜在保护对象执行预保护规定,设立公益诉讼性质的文化遗产检察官制度;在技术方面,进行了数字赋能遗产精细化管理、文化遗产保护的虚实交互;在实践方面,在恩宁路永庆坊成功探索了微改造的有机更新与遗产运营,推动遗产保护的多元参与和自主更新行动,构建遗产保护的全民共识等。广州的遗产保护和教育创新实践也获得了多项国际范例奖,贡献了广州价值。最后,王教授总结:当下城市遗产保护需要国际共识与地方实践的结合,历史记忆与当下生活的平衡。历史保护是前提,文化传承是目的,活化创新是关键


摩洛哥拉巴特地区的历史性城镇景观

008
伊曼·本纳尼(Imane Bennani)
摩洛哥国际拉巴特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性城镇景观培训与研究教席负责人

       摩洛哥国际拉巴特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伊曼·本纳尼进行了《摩洛哥拉巴特地区的历史性城镇景观》的演讲。她首先介绍了摩洛哥拉巴特地区丰富多样化的建筑与历史文化遗产代表,能够把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同时介绍了新传统的风格,这个风格从传统建筑中汲取的灵感,又用现代建筑手法进行诠释,希望能把过去建筑的魅力与现代建筑的材料相结合。其次阐述了摩洛哥拉巴特地区的管理员计划与行动计划。另外管理计划里还有基金会,希望打造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除此之外,还设立了独特的保障计划,用来保障文化遗产。保障计划由第三方实施,确保城镇肌理的真实性,并且突出普遍价值。她指出,拉巴特地区有着很好的治理系统,有专门的公司进行管理,使得活化遗产展现出创造价值与财富的方面。最后,伊曼·本纳尼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拉巴特遗产管理基本原则:1、国家资助;2、文化部和城市的通力合作;3、采取法律来确保保障计划;4、其他有影响力的研究


从贫民窟到世界遗产的华丽转身——试论比利时城市保护更新的两处案例

009
吴美萍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英才副教授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英才副教授吴美萍进行了《从贫民窟到世界遗产的华丽转身——试论比利时城市保护更新的两处案例》的演讲。吴美萍副教授首先简要说明了比利时遗产保护简史,指出因为比利时特殊的地理优势,使得其可以更快地吸收欧洲各个国家各方面的先进理念与做法,同时也介绍了国际背景,包括《威尼斯宪章》颁布、ICOMOS创立、欧洲建筑遗产年的两个阶段活动。接着介绍了两个城市保护更新案例,一是鲁汶大贝居安会的保护更新,此案例着重于老城中心特定建筑群的保护更新,在实践中验证了《威尼斯宪章》条款在处理建筑群保护时的局限性;二是布鲁日老城中心的保护更新,此案例则以基于长期愿景的整体性保护为宗旨探讨了老城保护更新的方法和模式,提高了居住环境质量,吸引了原住民的回归,也提高了游客体验,为城市后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助力。最后总结指出: 这两个案例是比利时经历二战后重建高速发展后由增量转变为存量时代背景下进行的城市保护更新改造,后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由此可见具有长期战略眼光的高质量的保护更新不仅能实现原有遗产的保护传承,也能促进遗产建筑核心价值的提升和提高当地居民的居住生活质量


回到本源:理解历史、面向未来

010
艾尔莎·玛金-哈蒙(Elsa Marguin Hamon)
法国国立文献学院研究和国际关系部主任

       法国国立文献学院研究和国际关系部主任艾尔莎·玛金-哈蒙带来了《回到本源:理解历史、面向未来》的演讲。首先,介绍了了解城市起源的城市调研的途径。其次,说明了文献遗产的目标,指出这也是遗产的另外一个形式。文献遗产的管理与记录,可用于教育,不仅让我们了解历史,也可以让我们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受到启发。更高一层的目标是,能够提供不同方法与规则,来丰富与传播知识,明确相关记录归档,并将其数字化,开发出更好的信息系统,丰富知识并且架构数字化系统,且通过语义工具来进行对齐与关联,促进知识的分享


定义的过程:城市生活与风景遗产

011
傅舒兰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建筑历史与遗产保护国际中心副主任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建筑历史与遗产保护国际中心副主任傅舒兰带来了《定义的过程:城市生活与风景遗产》的演讲。她首先分析了杭州城市化的过程,以及空间扩张结构重塑-城市风景区的形成,接着进一步分析了西湖遗产化的过程。其次,她阐述了风景内涵的变化过程:从定义到再定义,并指出理解的误区。在此基础上,傅舒兰副教授比较了南宋西湖十景不同时期文本诠释的差异,不同时期图绘表达的差异,不同时期西湖风景题名的观赏对象类型差异。她指出观赏空间从无特殊所指到具体观赏位置或建筑特征的变化、观赏对象从自然山水为主到人的活动再到建筑城市、风景认知由自然到城市的转变过程。除此之外,在空间上活动的群体也发生了变化。空间上的限制与行为上的限制,有可能会阻断文化继续演化的自然的发生。最后演讲者抛出一个问题,是不是在遗产研究中关注的东西,不仅是空间建设,也要关注人的活动,以及限制带来的对于人的活动的正当性与公平性的挑战


拂尘·沙特阿拉伯传统建筑环境的文献与分析

012
希沙姆·莫塔达(Hisham Mortada)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大学建筑学教授希沙姆·莫塔达进行了名为《拂尘·沙特阿拉伯传统建筑环境的文献与分析》的演讲。希沙姆教授介绍了拂尘项目简况与工作研究方式。例如,采用3D激光扫描,对古建筑进行修缮;从城市分析开始做起,采用绘画、摄影等传统方法进行调研,用热成像进行温度分析,对城市历史进行分析等。并在汇报的最后对成果进行了展示。


总结

013


       演讲结束,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普拉西多·冈萨雷斯·马丁内斯做了点评和总结。



供稿:大会工作组
排版:姜昀旸(实习)

Copyright © 2009-2012 World Heritage Institute of Training and Research-Asia and Pacific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