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综述
作者:李雅楠  发表时间:2011-10-21  阅读次数:4685

P05_配图-团队合影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聚集了49个少数民族,约1400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8%。该省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自2000年以来,该省旅游总收入连续六年增长超过30%,旅游已然成为支柱产业。然而,快速增长也暴露出现有旅游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结构性弱点,并对该省遗产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鉴于此,世界银行通过“贵州省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贷款总额6000万美元)向该省提供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可持续旅游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全球性经验。同时,本项目最大特点是通过“社区参与”的模式实现项目目标,即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为当地居民增收,该模式涉及专业技能培训和少数民族村寨能力建设。本项目立足于贵州省南部,包括黔东南州、黔西南州、安顺市和贵阳市,主要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子项目1: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4462万美元)
该子项在黔东南和黔西南州的17个少数民族村寨和4个古镇实施。
子项目2:自然遗产和景点保护与开发(2135万美元)
该子项包括4个公园,即:安顺市关岭国家地质公园、黔西南州顶效国家地质公园、黔西南万峰林国家风景区和黔东南自治州杉木河风景区。
子项目3:旅游门户城镇设施(1634万美元)
该子项目包括在黔东南州的剑河、雷山和黎平县设立3个游客信息中心;在贵阳设立一个省级文化自然遗产保护开发中心;黔东南州旅游促销和培训。
子项目4:能力建设和项目实施支持(181万美元)
  •  为项目实施和能力培训提供技术援助;
  •  加强项目办建设以及旅游行业培训;
  •  修订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建设保护设计导则。
 
    贵州省世界银行贷款实施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办公室(以下简称“贵州省项目办”)于2010年12月10日与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TJUPDI)、宜生环境技术工程(上海)有限公司(Easen International)、荷兰Urban Solutions公司(Us)组成的咨询联合体签订了为期6年的合同,聘请该咨询联合体为世界银行贷款贵州省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提供“以社区为基础的可持续旅游、项目管理、质量控制及专题研究”咨询服务,以期实现鼓励旅游业发展、保护贵州文化与自然遗产、增加当地社区经济收益之目标。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WHITRAP Shanghai)也为本项目提供了专业团队与技术支持。

    TJUPDI与WHITRAP Shanghai(以下简称“同济项目组”)高度重视本项目,自2010年12月10日签署合同以来,深入贵州当地,在项目组织管理、实地调研、项目流程梳理、技术审查、社区参与、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具体包括:
  • 项目组织管理
    2011年1月,同济项目组FTP启用,对项目的各类资料进行了整理存档与更新;2011年3月,同济世行贵州项目研究室启用;2011年3月,同济世行贵州项目网站(www.tjupdi.com/GuiZhou)启用,网站的建立大大方便了与省、州(市)、县项目办、村寨以及咨询联合体内部的文件往来和信息交流。
  • 实地调研考察
    同济项目组对黔东南州的丹寨县石桥村,凯里市季刀村、南花村、怀恩堡,台江县施洞镇和剑河县巫包村、展溜村,黔西南州安顺、兴义和贞丰等项目点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地方政府、各级项目办和村民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考察,项目组详细了解了项目进展及有关问题,在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就如何尽快推动项目进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 项目流程梳理
    同济项目组依据各项目点考察情况,迅速以社区手册为基础,整理并制订出一套简洁易懂、便于操作的“社区自营工程项目实施指南”。
  • 技术文件审核
    截止2011年9月,同济项目组已完成10个项目点的设计审核工作,包括村镇规划、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详细修缮图纸等。
  • 培训工作开展
    同济项目组多次就遗产概论、村寨遗产类型及保护、培训及社区工作介绍等方面,对省、州(市)、县项目办、社区协助员等展开系统培训,并在深入基层工作时,结合实际情况,对协助员与村寨项目小组进行现场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Copyright © 2009-2012 World Heritage Institute of Training and Research-Asia and Pacific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