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涟漪行动第七期招募|城乡漫步,用足迹和创意挖掘家园魅力
作者:WHITRAP  发表时间:2023-12-27  阅读次数:112

0

漫步

是年轻人们热衷的新兴生活方式
也是打开城乡世界的一把钥匙
这一次
我们的脚步将朝着家乡的方向
用足迹触摸城乡肌理
用创意挖掘故乡魅力
感受与家园共振时泛起的涟漪
······

今年寒假
涟漪行动第七期"家园漫步"
如约而至
我们邀请青年返回家乡
以乡愁为媒介,以漫步为方法
漫读文化、漫赏自然
漫谈更新、漫享生活、漫话人情
共创一本独特的家园漫步志

什么是“涟漪行动”


青年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播者与先行者,也是城乡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新生力量。为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志愿者倡议(WHV)与团中央关于青年“返家乡”的社会实践号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美丽乡愁公益团队联合发起了“青年遗产志愿者行动计划:涟漪行动”。

涟漪行动号召广大高校青年在寒假返乡期间,深入各个城市村镇,开展文化调研及文化传播,为家乡编写一本《家园一方志》,并产出视频、文创等各类创意传播作品。

1
志愿者编写的《家园一方志》在展览中展出

自2019年起,涟漪行动已走过第一期“家园水故事”、第二期“家园的味道”、第三期“家乡的宝藏”、第四期“街道/村落万象”、第五期“家园留声机”和第六期“山水家园”。

行动过程中,青年通过“最小行动—专业赋能—社群伙伴—平台展示—持续孵化—公众影响”的六步赋能,逐步提升遗产认知力、文化调研力、创新传播力、团队合作力、持续行动力,成为城乡社区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生种子。

2
往期涟漪行动志愿者掠影

六期以来,涟漪行动共支持来自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540个县市390所院校的2255名青年,返乡编写750份地方刊物,形成300余篇成果传播推送,600 余件创意作品,200000+累计阅读量,并开创了涟漪青年节、涟漪青年论坛、涟漪青年说播客、涟漪线上线下成果展、涟漪公益宣讲团等衍生品牌活动。

项目入选全球青年发展行动计划首批100个典型项目(2023)、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2022),并受人民日报(海外版)、澎湃新闻、解放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持续激起了文化保育接力的“人”之涟漪,激起地方文化营造的“地”之涟漪,激起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共创”之涟漪。

3
涟漪行动获奖及媒体报道

什么是“家园漫步”


当city walk、country walk 在青年群体中悄然流行,越来越多的人,以行走的形式,穿梭于街道巷陌,与身边的城市、乡村来一场亲切对话。

当城乡漫步与家园相遇
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本期涟漪行动邀请青年们
在漫步中串起文化的珍珠
缀连成家乡的独特轨迹
编织成一本本独属于青年的
“家园漫步一方志”

漫步家园,可以探寻过往。每个人都有关于家乡的独特记忆,漫步在街道、建筑、河流、山川折叠的时空中,可以找寻家园的时间密码。

漫步家园,可以捕获当下。漫步是一项“此时此地”的艺术,美好与风景,人情味与烟火气,不在别处,而在身边。

漫步家园,可以遇见未来。家园不仅由历史的砖块堆叠而成,同时也蕴藏着描摹未来的蓝图。漫步与思考,让我们既见经典,也遇未来。

本次涟漪行动为青年们提供了五个方向的“漫步指南”,志愿者们可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方向,自主拟定具体的调研主题。

家园漫步之——漫读文化

文化,是家园的灵魂,赋予了这片土地独特的魅力。在古城、古村中漫步,我们可以寻找历史事件、文化名人、传统节庆留下的印迹,可以探寻街区、建筑、遗址背后的故事,描绘时间的肌理,感受文化的底蕴。

家园漫步之——漫赏自然

万物有灵且美,在共栖共生中,山、水、人、城、乡,谱奏出“和谐之美”的乐章。在绿水、青山中漫步,我们可以看到穿城而过的河流、郁郁葱葱的树木如何串联记忆,美好的城乡人居环境如何改变生活。

家园漫步之——漫谈更新

更新,如同细心的画师,调和出融合的色彩。在传统、现代中漫步,我们可以见证家园更新的力量,思考工业遗产、历史建筑、乡村景象,如何摇身一变成为文化新地标,在时代中焕发生机。

家园漫步之——漫享生活

家,是温暖、记忆、烟火气的代名词。在街头、巷尾的漫步中,我们可以加入公园的晨练,听老人们唱一曲地方民歌,闯入热气腾腾的夜市,探一个只有本地人知道的小店,慢下来,为家乡创作一份“漫享生活指南”。

家园漫步之——漫话人情

有一群人,他们是家园文化的守护者、是平凡生活的点亮者。在读人、读城的漫步中,我们可以与非遗传承人、遗产守护者、返乡青年对话,挖掘他们的风采与故事,用人的温度,让漫步更有人情味。

除了行走
我们还可以有更多
调动五感来感受家乡的创新形式

地方专项


第七期涟漪行动还将设立地方专项,欢迎返乡青年团队报名主行动后申报,地方专项将陆续推出,欢迎关注!

地方专项是什么

地方专项是涟漪行动为支持返乡青年与家乡产生更深入的链接、获取更多的地方支特而设立的专项计划。

在该计划中,美丽乡愁公益团队将与在地组织、机构等深度合作,为合作地的返乡青年提供特别支持,以更深入地探索家乡文化。

指导,提供在地导师指导
资源,地方文化人士资源
链接,政府企业组织引介
......

一张包括高校、在地组织、慈善基金会、公益组织、国际化平台、媒体平台等多元主体在内的社会共创网络,将持续为涟漪青年的在地调研、成果展示、文化传承与传播保驾护航。

地方专项怎样做

第六期涟漪行动,我们链接地方组织,发起了福建屏南专项、福州内河专项和浙江农业文化遗产专项。

地方专项合作伙伴招募中

涟漪行动的持续生长离不开多方力量的帮助与支持。当行动来到第七期,我们期待更多合作伙伴加入,为涟漪青年提供在地支持,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共同激起一方文化的涟漪。

行动步骤


Step0预报名
2023.12.15-2023.12.22
感兴趣的青年们可进入预报名群(关注美丽乡愁公众号,后台回复“家园漫步”即可获取预报名群二维码。),立项要求及申报细节将在群中发布后续通知。

Step1【立项】相约家园漫步
2023.12.22-2024.1.3
寻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乡伙伴,填写立项申报书,根据调研地点选择“城市”或“乡镇”赛道,并在“漫读文化”、“漫赏自然”、“漫谈更新”、“漫享生活”和“漫话人情”中选定一个或多个方向,自主拟定调研主题。
建议组队人数:2~8人
项目宣讲会:2023.12.26 20:00
释题答疑会将详细解读本期行动流程,并提供主题阐释、选题思路启迪及申报书填写方法的赋能。
参会方式
① 腾讯会议 #311 870 845

4

②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美丽乡愁B站账号,可观看释题答疑会回顾视频哦!

5
扫码进入美丽乡愁B站账号

确认立项:2024.1.4-2024.1.7
本次立项方式为滚动立项,工作组将及时对申报书进行评审。

Step2【调研】重新丈量家园
2024.1.7-2024.2.23
立项成功后,将获取涟漪行动工具包,同时,涟漪行动将邀请专家学者(护航员)、往届优秀志愿者(领航青年)为你进行选题及行动指导,帮助团队更好地挖掘调研特色,围绕本期主题开展行动,在多元的漫步中,寻找家园独特的文化密码。

Step3【赋能】提升家园行动力
2024.1.7-2024.2.23
行动过程中,参与内容丰富的“主题周”——涟漪讲堂、涟漪赋能课程、涟漪工作坊、漪点点聊天室,通过社群活动和传播挑战,获取行动积分,向更多人传播家乡文化。

Step4【成果】展示家园漫步收获
成果提交时间:2024.2.23
在深入调研并完成过程中的活动积分要求后,形成调研成果集——《家园漫步一方志》(题目可自拟,含家园漫步地图等栏目),同时完成漫步推文、漫步视频,用创意展示漫步所获。

行动支持


平台与工具

6

国际组织证书与项目奖金

7

赋能与社群

8

传播推广

9

孵化支持

10

报名方式


Step1加入预报名群
关注美丽乡愁公众号,后台回复“家园漫步”即可获取预报名群二维码。
立项要求及申报细节将在群中发布后续通知。

12
扫描二维码关注美丽乡愁

Step2正式报名
团队队长在涟漪行动志愿者网站上发起团队报名并填写信息,向成员发送邀请码;成员使用邀请码加入团队(团队正式成员名单可在报名后修改);填写并提交项目申报书,等待审核结果。

注意
1.报名截止时间为2024.1.3,完成以上两步报名步骤并在网站上查询到立项成功方为完成立项。
2.本项目为同济大学寒假社会实践专项之一,通过美丽乡愁平台报名成功的队伍(仅限同济大学的团队),可在学校实践部统一立项,并参与学校层面的项目评优。

青年遗产志愿者行动计划【涟漪行动】


为增进青年对地方文化及其多样性的认识及保护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与同济大学美丽乡愁公益团队为响应联合国世界遗产志愿者倡议(WHV),联合发起了青年遗产志愿者行动计划【涟漪行动】。

【涟漪行动】第七期主题为“家园漫步”,我们邀请青年返回家乡,以身体为媒介,以漫步为方法,漫读文化、漫赏自然、漫谈更新、漫享生活、漫话人情。

活动发起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
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
美丽乡愁公益团队

活动指导方

共青团同济大学委员会

活动支持方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工第六党支部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
上海国峯慈善基金会

文案:尹梦奇 李妍 崔家滢
主视觉设计:李琳
本期涟漪行动筹备团队:彭婧 崔家滢 程雯 徐双俐 龙淼 李一 尹梦奇 李妍 邓慧 林迪欣 阎悦宁 蒙若林 尹东 井雨瑶 唐一样 李琳
出品:美丽乡愁公益团队
排版:董 婧(实习生)
Copyright © 2009-2012 World Heritage Institute of Training and Research-Asia and Pacific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