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青年创想,涟动家园 | 第二届涟漪青年论坛暨涟漪成果发布会圆满举办!
来源:董洁芸,朱曼莉,美丽乡愁公益团队   发表时间:2020-06-18  阅读次数:4347

1

      涟漪行动志愿者、国际机构项目官、地方创生本土团队、青年支持NGO、高校学者,各方力量共同云集。发布会直播三小时三十五分完美收官,共有116位青年参与了涟漪共创工作坊、2876位伙伴通过B站直播参与了涟漪青年论坛。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力量,我们相聚在一起,共同激起了家园文化保护的涟漪!


“涟漪青年,共创家园一方志”

分享人:彭婧 美丽乡愁公益团队创始人

2

      2013年,美丽乡愁从诺邓古村启航,自此,就仿佛在家园文化保育的水里投入了一颗小石子,从第一圈涟漪开始逐渐荡开、扩散,影响了越来越多的青年。

      青年,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播者与先行者,也是家园未来创变的核心力量。为增进青年志愿者对地方文化及其多样性的认识与保护能力,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与同济大学美丽乡愁公益团队为响应联合国世界遗产志愿者倡议(WHV),联合发起了青年志愿者遗产推广项目“涟漪行动”。


      行动以家园文化遗产相关主题为线索,号召广大高校青年志愿者为传播者与先行者,深入到各个城市村镇,开展文化梳理、赋能、传播等行动,旨在增进青年志愿者对地方文化及其多样性的认识与保护能力,激起文化保育接力的“人”之涟漪,激起地方文化营造的“地”之涟漪,激起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共创”之涟漪。

      在涟漪行动中,美丽乡愁搭建了系统的“工具指南-课程赋能-社群链接-成果转化-平台传播”行动助力系统,通过提供行动工具包、开展赋能课程等形式,助力青年能力提升;同时,建立涟漪行动志愿者社群,开展线上社群活动,促进青年志愿者社群交流;并搭建乡愁传播平台网络,助力涟漪行动的成果转化与多平台传播。在乡愁平台的支持下,青年可以成长为新的涟漪核心,链接社区力量、记录涟漪行动、传播家园文化。


      “我们其实很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活动,去链接和帮助热爱家乡、乐于分享、创造力无限的青年,能够对公益活动感兴趣,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落诸实践,能够成为真正的家园文化守护者。我也希望美丽乡愁能通过家园文化传播、家园文化梳理、青年文化创意,为青年提供更多行动支持。

——美丽乡愁公益团队创始人 彭婧


涟漪青年论坛

      

      为促进涟漪行动的深入开展与可持续传播,美丽乡愁以行动本身为核心,以涟漪青年论坛为平台,引入了多方视角、链接了多元力量,希望不断扩大涟漪青年的规模与涟漪行动的影响范围,激起更广泛的文化保育涟漪。


第一届涟漪青年论坛

      2019年1月,涟漪行动第一期启动,112名青年志愿者以“家园水故事”为主题开展实践,形成180余份水名片,进行60余份水创作,活动成果形成的“涟漪·家园-百名青年家园水故事展”5月于同济大学、9月于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杨浦滨江绿之丘会场展出,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同年,第一届涟漪青年论坛召开,论坛围绕青年与遗产、青年与创意、青年与家园三个议题展开,循序渐进地探讨了当代青年可以关注身边的哪些文化遗产,发现遗产之后可以如何去收集信息、传播成果,最后可以开展怎样的在地持续行动来解决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家园的文化保育做出贡献。



5

第二届涟漪青年论坛

       2020年1月,涟漪行动第二期启动,邀请青年志愿者以意蕴丰富的“味道”为切入点进行返乡实践,记录家园遗产、传播乡土文化,创造家乡专属的《味道一方志》。在此过程中,团队为青年志愿者提供了赋能课程与工具包,并通过丰富的社群活动搭建了爱乡青年志愿者网络。最终有466名志愿者组建的255支团队参与到本期活动中,用自己的行动点亮了家园。

       如今,第二期涟漪行动成果丰硕,共计126份《味道一方志》,40万字《采访观察录》,165件创意作品。这些成果的展示也在持续共创当中,涟漪杂志、乡愁周历、乡愁talk都将陆续上线……


7


      为进一步展示志愿者丰富成果,探索青年行动与公众参与的更多可能,丰富青年返乡实践的视角并为其赋能,美丽乡愁举办了第二届涟漪青年论坛暨涟漪行动成果发布会。论坛围绕“青年涟想,多元视角”与“青年涟动,共创网络”两个议题展开,围绕青年可以有哪些视角了解家乡、展示家乡,以及如何在参与家乡行动时链接支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除了涟漪志愿者,论坛还邀请了公益界伙伴和高校专家学者作为圆桌嘉宾或议题观察员,大大家从不同的专业与视角,共同探讨了青年参与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多元可能。

涟漪青年说

“从参与者到亲历者再到思考者”

分享人:李圳钰 同济大学临床医学

11

      来自陕西汉中的李圳钰,和我们分享了她从参与者到亲历者,期待成为思考者的故事。在这三个时期,对应着三种阶段。第一期涟漪行动时的讲述——搜索资料、反馈资料;第二期涟漪行动时的亲历——链接专业,重识家乡;此时的思考——家乡认同,守护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她作为小的涟漪中心,去影响、扩散到身边的人。”一共有1位室友、11位陕西的志愿者、7位汉中小伙伴加入其中。分享结束之际,她发出了微弱又强大的呼吁,“希望有更多的小伙伴们一起共创家乡的未来。”


“一代人的家乡况味”

分享人:杨铭南 四川农业大学文化产业管理

12

      从偶然契合,喜结涟漪到寻找家乡况味,杨铭南团队用巧思与创意呈现了老成都的声与影。口述采访很“巴适”,以歌咏之锦城颂。前者是老一辈的成都记忆,后者是年青一代的家园赞歌。团队通过观察,发现了家园文化探索的独特视角与呈现方式。杨铭南说:“我们希望能够结合更多互动模式,比如游戏、数据可视化,选择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背景、不同生活状态的人群,利用更广阔的视角,来探索家乡。”


“青年返乡实践的‘小’与‘大’”

分享人:张仁杰 华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

13

      张仁杰从小行动大收获、小项目大战略、小个体大生态、小青年大志向四个“小”与“大”,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团队在行动中如何从小的自己链接到大的资源的故事。他引用论语中“德不孤,必有邻”之语,温情地总结到:“总之,我们认为青年参与建设,关键在人。我们希望去链接更多的群体,更多的资源,更多的青年。尽力去扩散和链接,一定会有很多的人来帮助我们的。”


“肇庆文化的共创者们”

分享人:邹司雅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14

       “有那么一些人,愿意为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邹思雅的分享饱含了对家乡的沉思与眷恋,从城市书吧“小悟龟”,到返乡大学生公益志愿团队MAX,邹思雅团队发现了很多默默为肇庆的改变做出贡献的人,正是这些人,让家乡充满了人情味。而作为大学生的邹司雅、张雅静等小伙伴,也通过调研与记录,为家乡做着点滴贡献。他们相信,当每个人都尽己之力、联结在一起,就可以推动肇庆的发展。


论坛圆桌

圆桌分享嘉宾之声


15

何雪娇 三门县有为图书馆理事
青年可以在家乡做很多质朴、好玩、有意义的事。青年在家乡做事情的时候,可以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以终为始,希望每一个人都有回得去的家乡。


16

胡瑶婷 五月文创团队内容官

青年在为家乡做事情的时候,可以联合发声,不仅自己做,也联合更多人一起做,围绕青年的兴趣与创造开展共创行动,让更多事情成为可能。


17

任晓媛 吾水信息平台创始人

以深度调研+轻量DIY调查的模式,发挥专业优势为乡村之蓝发声,通过可持续的项目,让行动被看见、让案例发挥力量,以产生更大价值、影响更多地域。


18

柯晓雯 北京益微青年公益发展中心兰州项目点主任&培训师

希望通过不断地支持青年在乡公益行动,提升大学生的乡土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EV力(同理心、独立思考、团队协作)。


19

王建 兰州文化行者文化交流中心总干事
文化遗产就是人类的童年,依托乡土板块开展遗产保护行动,能够感受了解人类历史的童年、反思自己的家乡文化,从而获得乡土文化的自豪。


20

翁绮鸿 肇庆MAX公益团队策划部成员
每个城市都会支持青年的公益事业,积极寻找本土性的支持力量,并挖掘每位志愿者背后的网络力量,可以最大程度地为家乡的文化建设作贡献。



议题观察员视角

钟晓华 同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涟漪行动的意义在于,美丽乡愁自己先有自觉去做了一些实践,然后发现不是所有事情都要自己做,而是可以通过搭建一个平台链接资源、带动更多人一起做。但是源头的问题在于我们为什么要去这么做,只有有一个声音发出来,就会有无数的力量可以去支持和推进。如果说涟漪1.0是支起网络、泛起涟漪,那么涟漪2.0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网络建起来之后,如何让行动更有力量、更加持续。

陈瑞 C公益副秘书长
希望有更多青年同伴关注家乡发展。以宁夏为例,希望青年人可以通过一些渠道发现家乡提供给返乡青年的发展平台,愿意回家乡建设,更好地带着家乡的故事、产品走出去。

何睿 WUPENICITY遗产智项目代表
发现有很多青年都在做遗产保护的活动,也希望在做活动的大家,可以通过一些比赛去传承更多文化,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创造今天的生活。

蔡述进 上海国峯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
公益的本质是对现状的不满足以及对美好生活孜孜不断的追求。期待更多这样的青年:内心有温度,思考有深度,行动有速度,生命有广度。可以在青年行动中实现个人价值,也对社会做出贡献。

何子妍 广东省与人公益基金会高级项目官员

当你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所有事情都会为之让步。只要踏出第一步,就会有很多网络来支持。但是,贵在坚持。希望大家做深耕者,而不是浅层的体验者。



共创工作坊

      除了线上论坛分享讨论的内容,涟漪青年论坛还在Flow平台发起了2020年涟漪青年线上共创工作坊,欢迎对传播家园文化感兴趣的小伙伴们随时加入,查看精彩观点记录、分享充满创意的想法!
复制链接打开即可加入线上头脑风暴共创工作坊哦。

https://flow.yitopia.co/board/4nJGrDYXyZRj



”希望通过涟漪行动,能够创造更广泛、更有温度的价值,让人凝聚在一起,让人背后的资源凝聚在一起,形成有使命感的价值共同体,通过相遇,一起“烹煮”更有味道的东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
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官员 刘真 




有些人看着变化发生,
有些人问,发生了什么?
有些人问,真的发生了吗?
有些人却悄然促成着改变。
——贝弗利·施瓦茨《涟漪效应》

涟漪已经泛起,期待加入共创的你!


错过直播的小伙伴们不要叹气
回顾视频已经在bilibili美丽乡愁官方号上推出
大家扫码观看即可!
这次千万不要错过啦! 

23

24

Copyright © 2009-2012 World Heritage Institute of Training and Research-Asia and Pacific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