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风险管理原则
  发表时间:2016-12-18  阅读次数:527
       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的纽带和人类文明的瑰宝,然而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却因遭受自然或人为因素的破坏,正面临损毁和坍塌的风险。因此,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案设计和技术实施过程中强调“风险管理”是刻不容缓的。所谓风险管理,是指管理人员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在文化遗产保护中,风险管理原则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在文物未受到损害前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避免文物受到损害;二是对于已经受损或正在受损的文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终止破坏的继续发生,尽可能保留文物的最大价值;三是对人身安全、财产、环境等进行风险管理,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发生。

       一般来说,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风险管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有哪些风险?如何划分风险等级?该采取什么措施处置风险?这些问题恰好对应了风险理论中的三个基本环节,即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置。风险识别是指风险管理人员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系统判断可能对文物、环境、人员、财产等造成威胁的因素,一般是通过现场调查和专家咨询等方式制作风险清单。而发现风险源是风险识别的核心,风险源通常包括灾害、环境、生物和人为等。在对风险进行识别和分类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人员需要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判断损害的可能性及损害的严重程度来分析和量化风险程度。而风险评估的关键是风险等级的确定,例如,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害程度按一定标准划分,就可以得到如表所示的风险等级。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风险本身具有发展性,风险的可能性以及损失程度都可能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而改变,因此要将风险评估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科学、系统地进行监测。

       风险处置是风险管理的最后一环,就是根据风险评估的方案制定合适的对策,消灭或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降低风险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风险管理作为文物保护原则被提出,基于以下三点:第一,广泛的适用性,它涉及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方方面面,广泛适用于不同种类、不同质地的文物;第二,与时俱进的思想,风险管理原则的提出为文物保护理念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路;第三,紧密的联系性,该理念的提出还将文物保护中的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勘探、发掘到保护、陈列,有力地加强了各个系统、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



来源:摘编自“亚太世界遗产网”,原载于“中国文物报”
Copyright © 2009-2012 World Heritage Institute of Training and Research-Asia and Pacific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