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来源:Heritap 作者:Nobuko INABA  发表时间:2024-03-22  阅读次数:72
摘要

日本的文化遗产管理系统不仅涵盖文化遗产,还包括自然遗产、景观和非物质遗产。在景观保护方面存在两种并行的政策:文化厅倡导的文化景观概念和环境省倡导的里山概念。尽管两种政策的侧重点和倡导者不同,但都旨在将地方政府与当地社区和遗产联系起来。除了政府的政策,遗产资源管理研究人员社区组织也在文化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image

图1 日本的文化遗产

1 自然与文化的联系

1919年颁布的《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为日本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引入了一个全面的法律框架。除文化遗产外,自然遗产、景观以及非物质遗产根据其文化、历史或美学价值也可以被提名为文化遗产(文化財)。


“天然纪念物”(天然記念物)指本身拥有极高科学价值且体现日本自然特色的遗产,包括动物、植物或地质和矿物特征等。

image (1)

图2 天然纪念物

具有自然价值的区域可以被提名为“名胜”(名勝)。提名名胜的标准包括其知名度。例如,该地区曾经在绘画、诗歌或其他艺术作品中被描绘。下图展示了一些曾在浮世绘木刻画中被描绘过的风景名胜。

image (2)

图3 风景名胜

“里山”在日语中指位于高山和平原之间包含社区、森林和农业的复合式农村生态系统。由联合国大学高等研究所组织、日本环境省资助的“里山倡议国际合作伙伴关系网络”(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the Satoyama Initiative, IPSI)是在国内和国际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优秀范例。

image (3)

图4 文化景观

“里山”在日语中指位于高山和平原之间包含社区、森林和农业的复合式农村生态系统。由联合国大学高等研究所组织、日本环境省资助的“里山倡议国际合作伙伴关系网络”(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the Satoyama Initiative, IPSI)是在国内和国际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优秀范例。

image (4)

图5 文化景观概念和里山倡议

2 韧性/风险防范
除了政府提倡的文化景观政策外,日本的遗产资源管理研究人员社区组织在提高遗产的韧性和风险防范能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推动的保护区制度
日本对土地的研究有两种流派: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形成文化景观概念的文化研究流派和在自然保护领域形成“里山倡议”的自然研究流派

在日本本土民俗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开展的研究运动的基础上,日本引入了保护区制度。保护区制度源于全国范围内的居民为保护他们生活的历史性环境、城市、城镇和村庄的运动。许多地方制定了市政条例,最终法律引入了“保护区”这个新的类别。

image (5)

图6 历史建筑群保护区

保护区的管理决策权授予了最接近居民和社区的市政当局国家政府则负责确保保护区的重要性并提供技术和财政支持。

日本建筑和农业领域的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典型的研究项目是以10世纪就存在的日本村庄为研究对象的“千年村落项目”。这些长久存在的村庄有着关于自然和文明关系的宝贵经验,值得当下的人们学习。

image (6)

图7 世界遗产:白川乡和五屹山历史村落

社区组织的作用
日本的社区组织长期以来在救灾和遗产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它们最初并没有得到国家法律体系的认可。

20世纪50年代的特大台风灾害之后,日本政府开始运用传统的社区组织救灾。随着《地方自治法》和《消防法》等多项政策的相继出台,社区组织逐渐在地方治理中获得了合法性,并为风险防范做出贡献。

image (7)

图8 日本社区组织

3 制度框架:推动地方遗产保护
日本的《遗产保护法》在2018年进行了修订,引入了关于市级规划的新规定,以便将遗产的认定(文化资源测绘)、保护和利用纳入更广泛的地方规划。

将自然和文化资源结合的一个例子是对不同主题的调研测绘。如下图是对某遗产地的主题资源测绘,反映出了森林区域的位置和史前人类居住的地方。

image (8)

图9 专题资源测绘图示例

如上文所述,文化景观政策和里山倡议分别是日本文化厅和环境省倡导的两项并行政策。尽管倡导者不同,但两项政策都旨在推动地方层面的文化和自然资源保护。

文化厅长期要求地方政府在制定计划时更多地注重对自然、文化和资源管理的阐释。环境省则要求各地制定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建设充满活力的社区的具体计划。
image (9)
图10 里山倡议宣传册
物质和非物质遗产、文化和自然遗产都包含在一个系统内的特点有助于地方层面更全面地利用保护资源,更好地在遗产的自然环境中阐释遗产。

目前,各市政当局正在全国层面制定这些计划。通过回顾历史上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知识和经验,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解决当下的气候问题。

Copyright © 2009-2012 World Heritage Institute of Training and Research-Asia and Pacific (shanghai)